【由来】
宋设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这样益利梓夔四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
【沿革】
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战国时期,因巴、蜀发生战争,秦惠王趁虚而入,先后兼并了蜀国和巴国,设立了蜀郡和巴郡。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巴蜀二郡划入全国十三州之一的益州。新莽地皇五年(24年),蜀郡太守公孙述起兵占据益州称帝,取起于成都之意号成家。东汉建武12年(36年),公孙述战败,益州重归中央政权管辖。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割据四川,后为刘备所灭。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建都成都,魏景元四年(263年)蜀汉灭于曹魏,此地尽归魏国。
晋初年,划出益州一部设梁州。西晋末年,李特率流民起义军攻入益、梁二州。东晋永安元年(304年),李特侄子李雄在成都称王,史称成汉。347年被东晋所灭。
南北朝时,益、梁二州先后成为南朝的宋、齐、梁和北朝的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州、郡、县的建置和更改十分频繁,数量有所增加。唐代,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西道。
唐代,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西道。在川西高原,设立了很多羁縻州、县。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则属南诏地方割据政权。五代时期,前"蜀"王建(907年—925年)和后"蜀"孟知祥(934年—965年),又先后在今四川地区建立过地方割据政权。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并西川路和峡西路为川峡路。真宗咸平4年(1001年),又分为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为潼川府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称之为川峡四路,总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北宋初,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在四川地区建立过"大蜀"农民革命政权。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则属大理地方割据政权。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当时,川西高原北部,属"陕西行中书省"。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属"云南行中书省"。元末红巾军起义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玉珍及其子明昇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权,建都重庆,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为明朝所灭。
明清时期,四川省辖境己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在川西高原地区设立卫所,进行军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建立过"大西"农民革命政权(1644年-1646年),建都成都。
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清中叶,在府、州、厅、县之上,增设五道,即:成绵龙茂道、建昌上南道、川南永宁道、川北道、川东道,以道辖该地区的府、州、厅、县。在川西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清初至清末,实行"改土归流",为后来的西康建省打下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四川成立了四川军政府。后又曾出现长达近20年的军阀混战局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四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迁重庆,重庆作为战时的首都8年。
1949年底四川解放,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