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普格,彝族语称“普基”,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普格即由普基转音而得名。
其实普格在彝语中全称为“日史普基”或“日史普格”。“日史”,系彝族近古历史上的一部落氏族首领名。“普基”是彝语,指“地域”、“集中营”、“村落”、“部落”和“寨子”之意。“基”,是有“关口”、“山营口”之意。“日史普基”或“日史普格”,系彝语指“日史部落人聚居的地域关口”。日史部落氏族源于凉山彝族古侯支系的阿尼大部落,200多年前居住在现普格县西洛区和昭觉县解放沟区拉青乡一带,后绝嗣。
【沿革】
战国末、西汉初即纳入西汉版图,属邛都(今西昌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越嶲郡,普格为越嶲郡辖地。
唐末入南诏,为阿都训,隶建昌府。宋时属大理国,仍属建昌府。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自立,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千户,后升军民总管府,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府罢为里州,属建昌卫。
明初袭元制,为里州,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德昌卫为宁远府,普格阿都正副长官司均属宁远府。光绪二十年(1897年)在普格设警佐一员,宣统元年(1909年)宁远府把府移驻普格。宣统二年,组建普格乡,属西昌县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普格设县佐一员。民国三年(1914年),把普格阿都土司辖区划为西昌县的分县。
1950年3月25日,普格解放,设治局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2年普格由西昌专区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同年正式成立普格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