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置建昌府,元置建昌路,明改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西昌县,以今城在唐代建昌旧城之西,故名。1979年设西昌市。
【附加】
彝语称西昌地区为“拉布俄卓”,意思是奇叉犄角的公牦牛。据传说,古时候西昌之地原住有一户姓“拉布”(古汉书中记载为“南部”)的彝族大部落人家,以养殖牦牛为生。在一次的两头牦牛自然角斗中,拉布不小心被牦牛的犄角刺伤致死。其子后来嫉恨和忌讳再养殖奇叉犄角的公牦牛,而只喜欢养殖直角的牦牛,人们就戏称他为“俄卓”。“俄卓”是彝语,“俄”为“头”或“首”,“卓”为“直”或“直角”。彝族是父子联名制,子名“俄卓”与父名“拉布”相连,便成为“拉布俄卓”。“拉布俄卓”部落系古代凉山彝族邛部宣慰司宣慰使先祖。
【沿革】
在春秋战国时为“邛都国”地。先秦开始设置郡县,置一都尉,领十余县。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时,武帝以蜀人司马相如为中郎将,“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首开西南边疆。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历经东汉和蜀汉,邛都亦为越嶲郡郡治。西汉时越嶲郡所辖十五县中,邛都和苏示两县均在今西昌市境内。
西晋和刘宋时期邛都均属越嶲郡,南齐(479年—502年),邛都县废,地入为越嶲郡。北周复置邛都,天和五年(570年)越嶲郡改为严州。境内辖邛都、苏祁、可泉诸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为西宁州,十八年(598年)改为嶲 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嶲州复置越嶲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复称嶲州,武德三年(620年)置总管府,次年升为都督府。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为南诏政权所统治,立建昌府,继后为大理国段氏所辖。元至元十年(1273年)大理国为蒙古族所灭,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王朝改建昌府为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卫置县,始称西昌,属宁远府。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在西昌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西南军事行政长官公署”、“西康省政府”等行政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西昌专区,西昌县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并入四川省,西昌县属四川省西昌专区。1968年西昌专区改西昌地区,1978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县属凉山彝族自治州。1980年新建西昌市(县级),1986年撤销西昌县建制并入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