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凉山彝族自治州


[日期:2014-03-29]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467次

【由来】
       1950年3月27日,解放了国民党军事力量在大陆的最后据点西昌。1952年10月7日,在昭觉成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是以大、小凉山为名。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划归四川省,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

【沿革】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派大军征西南夷,杀邛君、笮侯,正式设立越嶲郡。王莽篡汉后,始建国元年(9年)改越嶲郡为领戎,后又改名为集郡。天凤二年(15年)越嶲部族首领任贵率兵杀太守,自立为谷王。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任贵降附蜀王公孙述。建武十一年(35年)任贵降汉。恢复西汉建制。

       西晋沿袭蜀汉旧制,泰始九年(273年)改灵道县为护龙县,越嶲郡辖邛都、会无、定管、台登、护龙、苏示7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宁州平乐郡太守董霸降成汉,其后晋侨置平乐郡、县于越嶲郡境内,安置平乐郡流民。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成汉李骧、任回攻占越嶲郡。咸康四年(338年),成汉在越嶲郡增设晋兴县。

       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大批流民进入越嶲郡境内。刘宋时期(420年~479年),置平乐郡,改护龙县为新兴县,越嶲郡仍领8县,郡治邛都。南齐之时,遥置越嶲僚郡,无力管辖。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武陵王萧纪镇蜀,置嶲州。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改嶲州置西宁州,后因战乱废治。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大将军郑恪率军征越嶲,改西宁州置严州。

       隋开皇六年(586年)改严州为西宁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嶲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越嶲郡辖越嶲、邛都、可泉、台登、苏祁、邛部6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越嶲郡为嶲州,辖越嶲、可泉、苏祁、邛部4县,州治越嶲县。析台登县置登州。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州增设昆明县。武德九年(626年)废登州,台登县还属嶲州。贞观二年(628年),割雅州阳山、汉源2县属嶲州。贞观八年(634年)增置和集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右武侯大将军梁建方率兵征讨松外夷人,在其地设昌明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置会川县。武后大足元年(701年)阳山、汉源还属黎州,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阳山、汉源2县还属嶲州,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阳山、汉源归属黎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越嶲郡,改可泉县为西泸县。

       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五月,南诏攻陷嶲州。大理国时期仍沿南诏旧制,改建昌郡为府,增置苏州,隶属建昌府。会川府仍置。香城郡废治,为如库部据地,隶善巨郡。

       元宪宗九年(1259年),会川王氏率兵降元,元仍以王氏守会川。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年),设邛部川安抚招讨司。同年,落兰部建蒂率诸部反元,杀邛部川六番安抚招讨使都王明亚。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平定建昌叛乱。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子建昌没罗罗斯宣慰司,下辖建昌路、德平路、定昌路、会川路4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割建昌建乡城设宝安州,改夷笼城为泸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邛部川安抚招讨司为邛部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降中州为县。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撤宝安州,并入建安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合并普乐州、闰盐州为闰盐县。设柏兴府,领闰盐县、金县。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撤柏兴府,并入德昌路,其后又复置柏兴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马湖部归降元,设马湖路总管,下辖雷波长官司治雷波境内。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红巾军明玉珍率军攻占建昌。明洪武四年(1371年),罗罗斯宣慰使安配率部归顺明朝,授土指挥使,仍守建昌卫,管辖昌州、普济、威龙3州。同年置马湖府,设雷波长官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境内设建昌、德昌、会川、柏兴4府,并兼置卫。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县改属苏州,洪武十七年(1384年)撤金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降柏兴府为州,将闰盐县并入柏兴州。洪武二十七年(1394)增设建昌前卫。并设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于建昌,管理六卫政事。同年撤并州、县。永乐元年(1403年)邛部州改设长官司。万历三年(1575年)撤建昌前卫并入建昌卫,并撤建昌土卫。

       清顺治五年(1648年),农民军张献忠部将刘文秀率兵攻占建昌。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进兵建昌。同年改四川行都司为总镇府。康熙元年(1662年)改设建昌监理厅,主管五卫政事。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昌为吴三桂军所占。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收复建昌诸卫。雍正六年(1728年),平凉山诸部落叛乱,裁撤建昌监理厅,设置宁远府。建昌卫改置西昌县,宁番卫改置冕宁县,盐井卫改置盐源县,会川改置会理州,越嶲卫改置越嶲厅。土司为威龙长官司、昌州长官司、普济州长官司、河东长官司、阿都正长官司、阿都副长官司、沙骂宣抚司、马喇副长官司、瓜别安抚司、木里安抚司、邛部长官司。清宣统二年(1910年),增置昭觉县、盐边厅。

       民国元年(1912),宁远府辖西昌、冕宁、昭觉、盐源4县,越、盐边2厅,会理1州。雷波厅隶属叙州府。民国二年(913年),撤宁远府,改厅、州为县,由宁远府所属地区,西康建省后,称宁属,领七县隶属上川南道(建昌道)。四川省都督府委任陈希曾为上川南宣慰使驻防宁属。民国五年(1916年),宁雷马屏屯殖使张熙率部进驻西昌,接管宁属七县政权。民国七年(1918年),护法战役结束,四川军阀瓜分地盘,实行防区制,宁属为川军第四师防区。民国九年(1920年),滇军华丰歌部占据宁属,委任各县县长。十一月,川军驱逐滇军,收复宁属。民国十六年(1927年),宁属为川军24军防区,成立“宁属整理委员会”,管理各县政事。

       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道,各县直隶四川省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宁南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推行行政督察区制,宁属划为第十八行政督察区,辖西昌、冕宁、会理、越、盐源、盐边、宁南、昭觉8县。雷波县属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宁东设治局,并在民族地区设政治指导区13个。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划宁属隶属西康省。西康省在宁属设立“宁属屯垦委员会”,代表省府管理宁属政事,共辖8县,1设治局。同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西昌设立“委员长西昌行辕”,代表中央,辅助、监督宁属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事业。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德昌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立德昌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泸宁设治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普格设治局。

       1952年10月成立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划归四川省,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驻昭觉县。原属乐山专区的雷波、马边(驻民建镇)、峨边3县及原属西昌专区的越嶲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1956年由呷洛地区设置呷洛县(驻蒲倡麻);由益各脚地区设置洪溪县(驻益各脚);由咪姑、瓦岗地区和雷波、美姑、昭觉等3县各一部分地区合并设置瓦岗县(驻咪姑)。1958年呷洛县由蒲倡麻迁驻西西脚坝;瓦岗县迁驻雷池乡。 1959年越嶲县改名为越西县;呷洛县改名为甘洛县。撤销瓦岗、洪溪、布拖、普雄4县,将瓦岗县并入昭觉、雷波2县;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布拖县并入普格县;普雄县并入越西县。

       1962年恢复布拖县(驻布拖)。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1县。1978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迁驻西昌县,原西昌地区所属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驻东风公社)、会东(驻前进公社)6县及盐源彝族自治县(驻盐井公社)、木里藏族自治县(驻博瓦公社)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彝族自治县改为盐源县。1979年由西昌县析置西昌市,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领导。1986年,撤销西昌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昌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