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明初,为宁番卫之冕山堡,正统七年(1442年),改置千户所,仍属宁番卫,清朝亦设冕山营。治所东三里有冕山,山高耸而方正,如冠冕然,故名。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冕宁县,因有冕山营,又隶属宁远府,故名冕宁。
【附加】
冕宁的最早来源:彝语全称为“眯义卓娄”,系彝族一古代部族名字。“冕宁”为彝语“眯义”之汉语译音另写。“眯义卓娄”部族是冕宁宁蕃安抚司汉安姓,其先祖源于大凉山沙马宣慰司。冕宁宁蕃安抚司府原来在现今的冕宁县漫水湾,宁蕃安抚司领主——眯义死亡后,其子卓娄把宁蕃安抚司府衙门迁至现今的冕宁县城。久而久之,当时的各民族人都爱用“卓娄”这一人名来称呼冕宁县城为“卓娄尔库”,意思是“卓娄之人来后才成为集镇的地方”。
有人认为“冕宁”是汉语,其实不完全对。传说,在“眯义”(冕宁)这代人时,他跟随父辈来到漫水湾。当时,其祖阿其比尔从大凉山前往漫水湾任宁蕃安抚司府领主时,由于长途跋涉而来,路上口粮断绝,使当年年仅七、八岁的“眯义”到漫水湾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当地的一户汉族人家,首先为“眯义”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生命垂危的“眯义”从此获救。后来,“眯义”家人问那一户汉族人家,说这是什么能够救人命的线条粮食时,那户汉族人家告诉“眯义”家人说,“这是面,一碗长寿面”。“眯义”家人喜不自尽。再后来,“眯义”的家人就把“面”拿来给孩子取名。加上汉语“面”和彝语饿“眯”音相近,“眯义”的家人就把孩子正式取名为“眯义”。“眯义”(冕宁)的词根词源的最早意思是指“从此以后不再受饥饿”。
【沿革】
商周至秦属西南夷。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境内设台登县、笮秦县。蜀汉建兴三年省笮秦县入台登县。北周时,台登属白沙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台登县属登州,武德九年(626年)登州撤销,台登属州。至德二年以后,台登为吐番所据。贞元五年(789年)剑南西川节度末皋联络勿邓、两林等部落在台登城北谷大破吐番,收复台登县。太和六年(832年)迁州治台登。咸通五年(864年)后,台登为南诏所据。
大理时期,境内属落兰、两林部落属地。元代置泸沽县,属礼州,境内设苏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苏州隶建昌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兼置苏州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改置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废泸沽县,改设泸沽巡检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冕宁县,属四川宁远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境内设窝堡政治指导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增设沤普政治指导区。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九月窝堡改名卧虎政治指导区,沤普改名拖乌政治指导区,同年将卧虎并入泸宁,设泸宁特别政治指导区。民国三十四(1945年)年设立冕北政治指导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泸宁改设为泸宁设治局。
1950年设西昌专区,冕宁县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划归四川省,冕宁县属四川省西昌专区。1968年西昌专区改西昌地区,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将所辖的冕宁等8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