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文章内容

德州市


[日期:2015-08-17]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746次

【由来】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更河名曰“德水”,以为水德之瑞。汉置安德县,意在“以其德水安澜耳”。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安德”为“德州”。

【附加】
       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古黄河别名。德州因处于德水之畔而得名。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山东六国,称天下之帝。当时有一种作为解释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即水、火、土、木、金之德的五德终始之说。人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为火德,能灭火者是水,故自称得水德之瑞,所以秦能灭周。因此,秦改古黄河名曰“德水”

【沿革】
       今德州地域在夏、商时为有鬲氏(鬲国)、有穷氏,系侯国。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属齐国。战国时分属齐、赵二国。秦分属齐郡、钜鹿郡、清河郡、上谷郡。汉分属青州平原郡、济南郡、冀州清河郡、幽州渤海郡。

       三国时属魏。西晋时分属平原国、清河国、乐陵国、乐安国、济南郡。南北朝时期分属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乐陵郡。隋代分属兖州平原郡、渤海郡、冀州清河郡、青州齐郡。唐代分属河北道德州、贝州、棣州、齐州。北宋分属河北东路、右京东东路。金时分属山东西路、东路、河北东路、大名府路。

       元代,今德州所辖各县分属燕南河北道、中书省河间路、济南路。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东昌府、京师河间府。清分属山东济南府、武定府、直隶天津府、河间府。

       民国初期分属山东省济南道、东临道、武定道、直隶省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所辖各县分别直属山东、河北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各县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区,河北区一、二、三专区,津浦铁路以西各县先后属冀南、运东六专区及沧南专区,齐(齐河)、禹(禹城)部分属冀鲁豫一、四专区。解放战争时期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分属渤海区二专区、泺北、沧南专区和冀南二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9日设立德州专区(德州专员公署),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区合并而成。当时辖吴桥、东光、南皮、庆云、宁津、盐山、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德平、德县、平原、禹城、齐河、陵县及德州市17个县(市)。1952年10月,将1950年划归河北省的恩县、武城、夏津划回德州地区。同时将原属河北省的吴桥、东光、南皮、庆云、宁津、盐山6个县划回河北省。并撤销陵县划归德县。

       1956年至1961年,德州专区撤销,并入聊城专区,将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划归惠民地区,齐河、平原、禹城、夏津、武城、德州市、德县划归聊城地区。同时,撤销德平县,分别划归临邑、德县、商河、乐陵;撤销恩县,分别划归平原、武城、夏津。1961年7月恢复德州专区,又将1956年划归惠民地区的乐陵、临邑、商河、济阳和划归聊城地区的齐河、平原、夏津、武城、禹城、陵县(1961年10月改德县为陵县)、德州市划回本区。共辖11个县(市)。

       1964年12月将原属河北省的宁津县和庆云县划归德州专区管辖。1967年2月23日,德州专员公署改称为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10日,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辖德州市、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陵县、齐河县、济阳县、商河县13县(市)。1989年12月22日,商河、济阳两县和齐河县的桑梓店、大王、靳家三个乡划归济南市。1994年12月17日,撤销德州地区,改设地级德州市,将原县级德州市改为德城区。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