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西汉初年设立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去“东”字始称武城县。“武城”一名最早源于夏朝。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将其城池称为“武城”。另一说,战国时因地处赵国东境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
【沿革】
战国时为赵国武城邑,西汉置东武城县,袭用武城邑名;因左冯翊有武城县,为避同名,故加“东”字;又于今县境北置东阳县,治今鲁权屯镇之漳南镇(自然镇),同属清河郡。东汉废东阳县,东武城县属清河国。西晋太康年间去掉“东”字,改称武城县。南朝宋武城县属清河郡。北魏清河郡改称东清河郡,武城县仍属之。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徙县治于故信城县(在今河北省清河县境)。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武城县属贝州。
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咸和二年(327年)武城县属后赵,东晋太和元年(366年)属前燕,东晋太元七年(382年)后属前秦,一直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期,初属南宋冀州部清河郡。孝武帝大明(457年—464年)时,属北魏相州部清河郡。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属清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徙县治于故信城县(在今河北省清河县境),又将贝丘县并入清河郡旧治,改称贝丘县,武城也省入备丘县。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平齐罢郡置贝州,武城属贝州贝丘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 改武城县为清河县,又别置武城县于故武城,属贝州。开皇六年(586年)于县北境故东阳县地复置东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漳南县。大业三年(607年) 贝州复称清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清河郡为贝州,武城县属贝州。北宋大观年间因卫河水患,武城县徙治于今老城镇,庆历八年(1048年)贝州改恩州,武城县属之。至和元年(1054年)漳南县省入历亭县。金时,武城县属恩州。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属高唐州。明武城县属东昌府高唐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武城县改属临清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清朝旧制中府、州、厅,实行道、县制,武城县属济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东临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德临道,武城县属德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武城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全省设立12个行政督察区(后增至17个),武城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武城县仍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武城县属鲁北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7日,日军侵占武城县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武城县属临清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24日,武城县日伪军被中共抗日军民歼灭,武城县解放。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建立武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行政区第三(鲁西北)专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冀南行政区运东专区,同年11月运东专区撤销, 改属冀南第六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属冀南第二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设立河北省衡水专区,武城县属衡水专区。
1952年10月撤销衡水专区,武城县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1956年,撤销德州专区,武城县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将武城合并于夏津县,隶属聊城专员公署。1961年10月复置武城县,隶属德州专区。1965年3月将武城县所属卫运河左岸之饶阳店、武官寨、祖阳庄等3个公社和甲马营公社的东排等14个自然村,共244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故城县。同时,河北省故城县所属之郑口公社甘泉村划归山东省武城县。1967年2月23日,德州专员公署改称为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10日,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武城县随属。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德州市,武城县属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