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陵县的北郊原是一片开阔的庄稼地,里面零星分布着大大小小七十二座土堆,他们其实是汉墓群,即七十二疑冢。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此置县时,便命名为“陵县”。2014年10月20日,撤销陵县,设立德州市陵城区。
【沿革】
夏,有鬲氏国地。周,齐之重丘邑地。秦置厌次县,属济北郡。西汉置安德、重丘2县,属平原郡。东汉废重丘县,安德县仍属平原郡。
西晋属平原国。北魏中兴(531年) 年间由乐陵郡析置安德郡,安德县为郡治。太昌元年(532年)撤郡为安德县,东魏天平(534年-537年)初期复置安德郡,治般县之般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为德州治,州治临齐城(今陵城镇),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陵县(治今德州市德城区赵宅),大业年间改德州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仍置德州,与安德县同治。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 将陵县移治于今德州市德城区。元宪宗三年(1253年)升将陵县为陵州,安德县仍属德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安德县入德州,降陵州为陵县,属德州。洪武七年(1374年)将陵县与安德县合并称德州,州治迁至将陵县城,即今之德州;永乐七年(1409年)迁陵县治于故安德县(今陵县城),筑德州城于废陵县(今德州城),属济南府。清,陵县属山东布政司济南府德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旧制府、州、厅,改道、县制,陵县属济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济西道改称东临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德临道,陵县属德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陵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全省划分为12个行政督察区,陵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陵县仍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陵县属鲁北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陵县属东临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建立陵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鲁北行政委员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于今陵县境内建立德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关系同陵县。同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同年9月为纪念抗日牺牲的县长吴匡五,陵县改名匡五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
1949年10月,匡五县恢复陵县旧称,属泺北专区(由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改)。1950年5月撤销泺北专区,陵县改属德州专区。1952年6月,陵县撤销,大部并入德县,唯原第七区和第四、六两区之一小部分划入临邑县,德县机关迁驻陵县城。1956年3月德州专区撤销,属聊城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德县,并入平原县。1961年7月复置德县,属德州专区。
1961年10月德县复称陵县。1965年3月,河北省吴桥县四女寺减河(1974年后改称漳卫新河)右岸的赵富容、赵虎、刘汉、赵宅等4个公社共75个自然村,划归山东省陵县。1967年3月,德州专区更名为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隶属关系不变。1994年12月7日,德州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德州市,陵县属德州市。2014年10月20日撤销陵县,设立德州市陵城区,以原陵县的行政区域为陵城区的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