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临邑县


[日期:2015-08-16]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081次

【由来】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光以临乐国为食邑,县以故国为名,称临邑。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 于漯阴县南境临邑县,系侨置汉旧县名。

【沿革】
       今临邑县境,秦为济北郡漯阴县地。西汉漯阴县属平原郡。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在今东阿县境置临邑县,但并非今临邑县。东汉漯阴县仍属平原郡。西晋属济北国。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 于漯阴县南境侨置临邑县,治所在今济阳县孙耿镇,属侨置之魏郡。北魏属东魏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 废东魏郡,临邑县属齐州。唐武德四年(621年) 改属谭州,贞观元年(627年)废谭州,临邑县仍属齐州。北宋属济南府,建隆元年(960年)黄河决口,临邑城毁。建隆三年(962年),临邑县徙治于今临邑镇。

       金时,临邑县属济南府。元太宗七年(1235年)临邑县改属河间路,元宪宗三年(1253年)还属济南路。至元二年(1265年)复属河间路。明洪武初年,临邑县属济南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高唐直隶州,雍正十七年(1739年),复属济南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清朝旧制府、州、厅,实行道、县制,临邑县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济西道改称东临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德林道,临邑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临邑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全省设立12个行政督察区(后增至17个),临邑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临邑县仍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临邑县属鲁北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临邑县属武定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建立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 属鲁北行政委员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8月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4月撤销临邑县。另外,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在临商公路以北、德平城以南地区设临北办事处(县级) ,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翌年7月改属冀鲁边第二专区。

       民国二十九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0年—1942年)间,西部划属平禹县,西南部划属齐河县,西北部划属匡五县 (由陵县改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临邑至禹城公路以东、临邑至济南公路以西即原临邑县第一、二、四区划属新设的齐济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齐济县撤销,原临邑县第四区(西南部) 与原齐济县中的齐河部分合并设立齐临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复置临邑县,原划入平禹、陵县和齐临等县的原临邑县辖地还属。此时的临邑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更名为泺北专区,临邑县属泺北专区。

       1950年5 月撤销泺北专区,所辖区域划入德州专区,专署驻临邑县。1956年2月撤销德州专区,临邑县改属惠民专区,3月德平县撤销,其南部划归临邑县。1958年12月,济阳县撤销,并入临邑县,同时转属于聊城专区。1961年原济阳县析出复置,德州专区恢复,临邑复属之。1967年3月,德州专区更名为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隶属关系不变。1994年12月,德州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德州市,临邑县属德州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