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春秋战国时称祝柯,又名督杨,秦时置祝柯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称祝阿县。唐朝天宝元年(742年),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禹城市。
【沿革】
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追念先王之恩德,将黄帝后裔分封到祝(现禹城、齐河、长清一带),名曰“祝国”,城址现长清县东北30里济南西郊的古城村。后郡称祝柯,春秋时诸侯“盟于祝柯”就在此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设郡置县,在此地设置祝柯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祝阿县,县址依然,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新莽时期,改祝阿县为安城县。东汉建武五年(29 年)安城县复称祝阿县,仍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东汉时祝阿县西部先后隶属青州平原郡瑗县、青州平原郡祝阿县、青州平原郡高唐县、青州平原郡龙頟(也作龙雒)县。
三国魏、两晋时,祝阿县先后属济南国、济南郡。东晋时祝阿县升为祝阿郡,南北朝时又撤郡恢复祝阿县。南朝刘宋时期,祝阿县,曾一度改称高唐县,改属济南郡。后在济南郡北侨置太原郡,祝阿县属太原郡。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县址由古城村迁至阿阳城(现禹城杨城子),仍属太原郡。后魏齐周时期,祝阿县隶属齐州太原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齐州,后齐州改称齐郡,祝阿县属青州齐郡。唐朝初年,祝阿县隶属平卢淄青节镇齐州,祝阿县西部曾一度划归源阳县(今禹城市伦镇镇),后又归于祝阿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皇帝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将祝阿县更名为禹城县。唐乾元二年(759年)为阻安史叛军,决黄河以阻,禹城被淹没,城址搬至迁善村(卧牛镇)。
五代十国和宋代沿唐制,禹城县仍隶属齐州。金时属济南府,金天会八年(1130年),分治齐河县。元代禹城县属曹州。明、清时,禹城县属济南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禹城县隶属山东省济南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旧制府、州、厅,改道、县制,禹城县属德临道,次年改属东临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德临道,禹城县属德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禹城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全省划分为12个行政督察区,禹城县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禹城县仍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禹城县属鲁北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禹城县属东临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中共鲁西区党委(即中共山东分局第2区党委)在馆陶县成立,共领导7个地委,禹城等6县属四地委。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15日,泰西、鲁西北两个行政委员会合并,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领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禹城等8县属,运东专署(后称鲁西第四专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齐河县和禹城县合并改称齐禹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十六专区。
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齐禹县属冀鲁豫区一专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属晋冀鲁豫区六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设置,始称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禹城县属该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更名为泺北专区。
1950年5月撤销泺北专区,所辖区域划入德州专区。撤销齐禹县,齐禹县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区划入禹城县(今禹城市),第一、 二、三、四、五、十二区划入齐河县。1956年2月撤销德州专区,禹城县改属聊城专区。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隶属于聊城专署。1961年恢复禹城县建制,复属德州专署管辖。 1967年3月,德州专区更名为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德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德州地区行政公署,禹城县随属。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禹城市(县级)。1994年12月7日,德州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德州市,禹城市属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