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西汉置钟武县。曹魏时置义阳县,义阳,原是西汉时期平氏县的乡名,因以为名。北周设置申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宋太宗赵光义名讳,义阳改名“信阳”。另外古文中“信”与“申”通用,而且因为这里为申国故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河南省确山行政区专员公署迁驻信阳,改称信阳专区。1979年7月1日,信阳专区改为信阳地区行政公署。1998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
【沿革】
西周至春秋时期,信阳境内分封有弦国、黄国、蒋国、息国、蓼国、番国、申国。弦国(隗姓),国都在今光山县城西5公里处。黄国(嬴姓),国都遗址在今潢川县隆古乡。蒋国,为周公旦之子伯龄封地,国都曾设在今淮滨县期思镇。息国(姬姓),为周文王之子羽达的封地,国都在今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蓼国,相传为夏代皋陶裔孙封地,春秋时国都建于今固始县城东北6公里的蓼城岗。番国(已姓),国都遗址位于今固始县城以北。申国(姜姓),都城在今南阳市北,为“南申”,被楚所灭后,于今信阳市区另筑谢城(遗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镇)称之为“东申”。从周庄王九年(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息县、期思县、申县。
秦代以郡辖县,本市境内设7县。即:蓼县,治所在今固始蓼城岗;安丰县,治所在今固始县石佛乡;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东北隅的李集;西阳县,治所在今光山县境内;期思县,治所在今淮滨县境内;息县,治所在今息县境内;城阳县,治所在今平桥区长台关楚王城遗址。
汉沿秦制,郡县辖区缩小,息县向东移治,因此改名新息县,又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治所在今潢川县城;车大县,治所在今光山县境内;黾县,治所在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治所在今平桥区中山铺。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车大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浉河区。
三国时属魏国。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潢川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后又设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旋省去,西晋时又重设该郡,治所设于仁顺城(在今浉河区境内)。东晋时,豫州治所迁至西阳(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州之始。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较多时期内以淮河为界,北朝占据淮北,南朝占据淮南。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改曰光城县,同年并置乐安县;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郡;大明八年(464年)废光城郡为县,仍隶弋阳郡;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在原光城郡置光州,治光城县,光州辖区范围大致在今豫南南五县。东魏时,属广陵郡。南朝梁设置的光州(治所在今光山县城)和北周设置的申州(治所在今狮河区),尽管后来名称多变,却是一直都比较稳定的地方政权。
隋开皇三年(583年)光城县并入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析乐安县置光山县,属弋阳郡。大业元年(605年),置光扬郡,旋废。
唐代,本市境内相对稳定的州县建制是:光州,治所先设于光山县,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移至定城(今潢川县南城),辖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由乐安改)5县;申州,辖义阳、钟山(北宋初省入义阳县)、罗山3县;新息县和褒信县属蔡州。五代时期,各州辖县仍旧。
宋代,新息县、褒信县仍属蔡州。申州于宋初先后改称义阳军、信阳军,军治所不变,辖信阳、罗山2县。光州辖固始、定城、光山、仙居4县。原殷城县先改称商城县,后废县改为商城镇,并入固始县。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仙居县并入光山县。
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置息州,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和王务镇。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以李璮反叛,废息州,中统四年(1263年),复置息州。至元三年(1266年),以四县并入息州,后复置新蔡、真阳(今正阳县)2县领之,隶汝宁路。至元三十年(1293年)光州改属汝宁府,领定城、光山、固始三县。信阳军先后改称信阳府、信阳州,辖县不变。
明代,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光州改属中都临濠府(治今安徽省凤阳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仍属汝宁府,光州领三县:固始、光山、息县。信阳州辖罗山县、确山县。原定城县、信阳县省去,分别由光州、信阳州管实土。清代,信阳州仍辖罗山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领光山、固始、息县、商城四县。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州改县,信阳州改为信阳县,光州改为潢川县。此期,省下设道,信阳、罗山、息县、潢川、光山、商城、固始7县归豫南道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南道改称汝阳道,治所在信阳。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汝阳道,改设豫南行政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销。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河南省设11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潢川县城,辖信阳、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罗山、经扶(今新县)8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和民国三十年(1941年)后,日军曾两度侵占今信阳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信阳地区建有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信阳等8县仍隶属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1日,信阳最终获得解放。5月,成立河南省潢川行政区专员公署,专署机关驻潢川县城,8月,河南省确山行政区专员公署迁驻信阳市,改称河南省信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52年12月6日,信阳、潢川两专署合并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信阳区专员公署,1955年10月改称河南省信阳专员公署。1965年7月,信阳专区分设为信阳、驻马店两专区。1968年6月,信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信阳专署,1980年5月,信阳地区革委会撤销,改为信阳地区行政公署。1998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2011年6月1日起,固始县升格为省直管县,由信阳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