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南朝刘宋置西苞信县,隋开皇四年(584年)改为殷城县,取县东古殷城为名。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为避父名讳(其父名赵弘殷),改为商城县。由于古有殷商,“殷”、“商”为同一王朝名,故殷城县改名为商城县。
【沿革】
今商城县地上古时属安国,夏商时期,属黄夷之地。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此地为黄国领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曰雩[yú ]娄,后归楚。秦为安丰县地,属九江郡。西汉于此置雩娄县,属庐江郡。
南北朝宋置西苞信县,南齐并入苞信县。梁以苞信县置义成郡及建州,东魏为南建州。隋开皇四年(584年)州郡并废,改侨苞信县置殷城县,取县东古殷城为名,属光州。唐代,殷城县属淮南道光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避宣祖弘殷讳,改称商城县,属光州弋阳郡。至道三年(997年)并入固始县为商城镇。直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从固始析出,复置商城县,属光州。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领光山、固始、息县、商城四县。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州为县,商城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南道改名汝阳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商城县直属河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全省设立11个行政督察区,商城县属河南第九行政督察区(驻潢川县)。
中共政权方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10日,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解放商城,一度更名赤城县,8月11日又分划为赤南县、商南县。但国民党派出以梁冠英(后为卫立煌)为“剿共”总指挥,对鄂豫皖的红军进行围剿。并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设置立煌县,商城东南十四保划归立煌县。经过几年的斗争,中共战胜无数次围剿。最终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赤南、商南2县复合,称商城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16日和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19日,日军两次侵占商城,实行“三光”政策,给商城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商城县仍隶属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日,商城县城获得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设立潢川专区,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罗山、新县7县。1952年12月6日,撤销潢川专区,并入信阳专区,商城县属信阳专区。1968年6月,信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信阳专署,1980年5月,信阳地区革委会撤销,商城县属信阳地区行政公署。1998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商城县属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