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汉置夷陵县,此地方位在夷陵以西,故称西陵。《荆州记》:自夷陵县溯江二十里入峡口,名为西陵。1986年12月13日,宜昌市设置西陵区。
【沿革】
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
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改“陕”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因避讳“夷”字,顺治五年(1648年)改称“彝陵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民国二年(1913年)1月17日置荆宜施鹤道,旋改名鄂西道,观察道驻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荆南道。驻宜昌县(今湖北省宜昌市)。民国十年(1921年)8月改名荆宜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荆宜道,宜昌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宜昌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署仍驻宜昌。
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
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6年12月13日,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西陵区仍属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