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西汉元始二年(前205年),置秭归县。缘其地为楚三闾大夫屈原之故乡,据《水经注》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秭归。” “秭”由“姊”演变而来。
【沿革】
商王武丁时代(约公元前13世纪),秭归为归国所在地。 西周周成王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为楚子熊绎之始国。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天下分为郡县,归乡在南郡辖区内。春秋属夔子国地。西汉元始二年(前205年),置秭归县。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改秭归县为长宁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长宁县为秭归县。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归州,辖秭归、巴东二县,次年辖秭归、巴东、兴山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年(758年)复置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湖广行中书省,至元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洪武十年(1377年)再改秭归为长宁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裁长宁县复置归州,辖兴山、巴东二县。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归州为直隶州,隶湖北省,辖长阳、兴山、巴东、恩施四县并容美、龙潭19个土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归州为秭归县。民国二年(1913年)1月17日置荆宜施鹤道,旋改名鄂西道,观察道驻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荆南道。驻宜昌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辖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20县。民国十年(1921年)8月改名荆宜道,秭归县属荆宜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秭归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宜昌县,辖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五峰、长阳8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5日,秭归县全境解放,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宜昌专区,秭归县属宜昌专区。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秭归县。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秭归县属宜昌地区。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91年6月15日,秭归县政府驻地由归州镇迁至剪刀峪(即现在的茅坪镇)。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秭归县属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