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夷陵的命名当与其山川地理形势有关。应劭在《前汉书·地理志注》中记载:“夷陵在西北”,以为因夷山故名夷陵。夷山即今西陵山。又据清《东湖县志》载:长江自奉节下,两岸层峦叠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水至此而夷(平缓),山至此而陵(低矮)”,故名其地为夷陵。
【沿革】
夷陵区(原宜昌县)古属荆州。据《通典》载,周代为楚国及夔国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置夷陵县,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建安十五年,蜀改宜都郡;郡治均在夷陵。
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时,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改陕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复夷陵县,并改陕州为夷陵郡,郡治夷陵。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夷陵郡为陕州;天宝初,复改陕州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夷陵郡为陕州,领夷陵等县。州、郡治均在夷陵。
五代,陕州与荆、归二州同为南平国。北宋,陕州属荆湖北路,领夷陵等县。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改陕州为峡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夷陵等县,路治夷陵。至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取峡州路,改峡州路为峡州府,省夷陵县。旋降峡州府为峡州,直隶湖广行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属荆州府。顺治五年(1648年),因认为“夷”属歧视少数民族汉字,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并立东湖县为附郭首邑。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民国二年(1913年)1月17日置荆宜施鹤道,旋改名鄂西道,观察道驻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设荆南道。驻宜昌县(今宜昌市)。辖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20县。民国十年(1921年)8月改名荆宜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荆宜道,宜昌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宜昌县,辖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五峰、长阳8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改称“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及辖县未变。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县城及近郊划出设宜昌市(省辖市),宜昌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长阳县。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宜昌县属宜昌地区。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县属宜昌市。2001年3月22日,撤销宜昌县,设立宜昌市夷陵区,7月30日正式撤县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