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贞观九年(635年)置恭水县,贞观十一年(637年)废,贞观十三年(639年)改置播州,贞观十四年(640年)改置罗蒙县,贞观十六年(642年)更名为遵义县。“遵义”一词,出自《尚书》"元偏无陂,遵王之义"。1949年底设立遵义专区,1950年以遵义县地析置遵义市,专区公署驻遵义市。1970年遵义专区改为遵义地区,1997年6月遵义地区改为遵义市(地级市)。
【沿革】
公元前八至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的范围。
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元鼎六年(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直至南北朝时,今遵义地境先后属平夷郡、平蛮郡。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播州,属江南道。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县地在播州所辖带水县境内,五代时期先后属前蜀、后蜀、楚、后周等国。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十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宋廷令建播州与遵义军,今市地属播州。宣和三年(1121年)废播州,置播州城隶于南平军;六年(1124年),改播州城为播川县。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设播沿边安抚司,属夔州路,今市地驻安抚司治所。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播州安抚司升为播州宣慰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湖广行省顺元路宣抚司,同年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隶属湖广行省。元末,明玉珍农民起义军占据四川,建立大夏政权,遵义属大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夏,明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归顺明廷,隶属四川。洪武六年(1373年)由宣慰司升为宣慰使司,下辖安抚司、长官司,今市地为播州长官司辖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改土归流,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播州长官司改置遵义县。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置威远卫指挥使司,隶四川都指挥使司。今日市地属遵义县,为府、县治所驻地,仍隶属四川。
清袭明制,遵义军民府仍属四川省。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去威远卫,改遵义军民府为遵义府。雍正六年(1728年),遵义县随遵义府由四川省改隶贵州省。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4日贵州宣告脱离清政府统治,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11月9日,遵义军政分府成立,府下设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即今红花岗区)。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1967年3月14日,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遵义专区。1978年12月,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遵义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6月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地级市,1997年11月挂牌),原县级遵义市①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3年12月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
[ 参看“遵义县”词条]
【注释】
①1949年11月25日,遵义正式设市(县级)。1951年,撤消遵义市,并入遵义县。1952年,恢复遵义市。1958年,撤消遵义县,并入遵义市。1961年,恢复遵义县,与遵义市同城分治。1997年,撤消遵义地区,设地级遵义市。撤消县级遵义市,设红花岗区。遵义县政府迁往南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