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湄潭之名首次出现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四月,也就是置湄潭县之时,《湄潭县志》载:"东有江水流转自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经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二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潭,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沿革】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招慰置义泉县,以带山泉为名,隶明阳郡。大业十二年(616年)新置牢州,州治设于义泉县,领二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废牢州,置义州,治所仍设于义泉,领义泉等五县。武德四年(621年),义州改称智州。至贞观五年(631年),智州领属义泉等九县,贞观十一年(637年),智州复称牢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牢州,义泉拔隶夷州。天宝元年(742年)夷州改称义泉郡,移治于义泉,称夷州义泉郡。乾元元年(758年),该郡复称夷州,州治复迁绥阳(今凤冈绥阳场)。此后,义泉不复为州郡治所,义泉县隶属夷州。
五代十国时期,黔州都督府所领五县为楚蜀相争,夷州及其所领之义泉等五县,实行土官自治。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夷州因土官任朗政入朝归附,朝廷令其为“羁縻夷州”。大观二年(1108年),夷州废,次年以地置承州,统领义泉等五县。元代,置锡乐平等处、容山蛮夷长官司,属播州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容山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定播州之乱,改土归流,分播州为二,以茶山关、渡上关、大小板角关、苦竹关、青龙关为界,关外属黔,设平越军民府,领黄平及余庆、瓮安、湄潭、安化四县。湄潭县正式成立。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湄潭县归入清廷,仍隶平越军民府。康熙二十年(1681年),湄潭隶属贵州省分守贵东道平越军民府。次年,道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称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改为平越直隶州,直至清末,湄潭县皆为其属县之一。惟同治元年至七年(1862年—1868年),为镇压号军①之便,将湄潭暂隶遵义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建置后,湄潭县属贵州黔中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后,湄潭县直属于贵州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贵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次年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湄潭县属遵义专区。1958年12月,凤冈县、余庆县并入,1961年8月复将凤冈县、余庆县分出至今。1967年3月14日,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遵义专区。1978年12月,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遵义地区行政公署,湄潭县属遵义地区。1997年6月,遵义地区改为地级遵义市,湄潭县属遵义市。
【注释】
①号军:又称教军,白莲教支派灯花教组织的苗汉两族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咸丰五年(1855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的十四年间﹐曾先后在平越﹑遵义﹑铜仁﹑思南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最后号军首领刘义顺被俘﹐牺牲于成都﹐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