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隋大业七年(611年)置绥阳县,以绥阳山名。后置义泉县等,明复置绥阳县。
【沿革】
绥阳,夏属梁州地。殷商属楚。春秋,归入牂牁郡,战国属夜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后,今绥阳县地划入巴蜀檄外之地。西汉、东汉、三国蜀、西晋、东晋时期,均属为牂牁郡鄨县县地;南朝,鄨县更名,归属毂邑县,隋大业七年(611年),置县,属明阳郡。
唐高祖五德四年(621年)改明阳郡为夷州,辖十二县、绥阳为其中之一。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以绥阳县属智州,贞观四年(630年)复置夷州,贞观十一年(637年)绥阳复归夷州、州治绥阳。贞观十六年(642年)原恭水县改的罗蒙县更名为遵义县,县治绥阳。贞观十七年(643年),原义泉、洋川县划入夷州。贞观二十年(646年)夷州芙蓉县入播州。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夷、播二州由江南道改黔中道。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原释夔县所改胡刀县并入芙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夷州名义泉郡,播州名播州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义泉郡复称夷州,州治绥阳县、领绥阳、都上、义泉、洋川、宁夷五县。绥阳县在今凤冈县西北,洋川县在今绥阳县、是年,播州郡复称播州,州治遵义县、领遵义、芙蓉、带水三县。芙蓉县在今绥阳县旺草区芙蓉江畔,即唐朝洋川县和芙蓉县属地。
宋代播州曾属夔州路所领珍州,度宗咸淳末年,以珍州及其所属绥阳、乐源两县属播州,县治绥阳。
元代属播州宣慰司本土“江内”地区,即乌江以北属地。至元十四年(1277年)播州安抚使领地,隶属湖广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播州改隶顺元等处宣慰司,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至元二十六年(1291年)直隶四川行省。元末复为播州宣慰司。
明洪武七年(1382年),播州改隶贵州。洪武二十七年(1402年)复隶四川布政司,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分为遵义、平越二军民府,以宋代绥阳县旧地置绥阳县、绥阳县属遵义军民府辖。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遵义军民府改名遵义府,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九日(1728年9月3日)绥阳县随遵义府由四川改隶贵州省。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绥阳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年(1913年)绥阳县属黔中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绥阳县直隶贵州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绥阳县隶遵义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绥阳解放后属遵义专区。1970年遵义专区改称遵义地区,绥阳县隶属遵义地区。1997年遵义撤地建市后,绥阳县属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