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据《夷书》说:"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所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最后用汉语音写作“毕节”。
2011年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毕节市设立七星关区。以原县级毕节市的行政区域为七星关区的行政区域。以古关卡七星关得名,它位于毕节市杨家湾镇,距城西九十里,与赫章县江南乡隔河相望。在七星关东北面,巍峨七峰,绵延挺拔,蜿蜒七星北斗,七星关因此得名。
【沿革】
古属牂牁、夜郎、罗施等国。秦设汉阳县,汉改平夷郡,唐设羁糜州,宋设羁糜禄州。元置平迟安得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毕节卫、赤水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合并二卫置毕节县。
解放初期,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毕节县属毕节专属(专区),1970年,毕节专区更名毕节地区。1993年12月10日撤县设市(县级),毕节市仍隶属毕节地区。2011年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毕节市设立七星关区。以原县级毕节市的行政区域为七星关区的行政区域。
[ 参看“毕节市”词条 ]
【附加】
七星关位于毕节市杨家湾镇,距城西九十里,与赫章县江南乡隔河相望。在七星关东北面,巍峨七峰,绵延挺拔,蜿蜒七星北斗,七星关因此得名。
七星关历史厚重。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武侯孔明南征,在此点七星灯,乞求上苍佑其追擒孟获,平定南方。“七擒孟获”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七星关城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周四百五十丈,女墙八百余跺”,最兴盛时曾有“十里两座城,五里两个屯”(七星关城和周驿站城)。城内有文昌阁、武侯祠、杨泗洞、关帝庙、锁水田等古建名胜。
红二六军团向云南进军时,受阻七星关,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不幸牺牲。解放后,政府在此修建了夏曦烈士纪念碑,并作为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七星关与娄山关、胜景关并称贵州三大名关。集关隘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喀斯特地貌文化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