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延安之名源于延州,而延州得名于“延河”,战国时期“延河”称“区[ ōu] 水”,南北朝时期称为“清水河”。西魏时期(北朝)名为“延河”。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夏州为延州。隋朝时期因延州属于“边陲之郡,五路襟喉”重地,故改“延州”为“延安”,意为“边陲久安”。
【沿革】
约在前13世纪,延安属独立的方国鬼方之域。春秋时,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战国,延安大部属魏国。秦惠文王七年(前300年)。秦帅公孙不大败魏军于雕阴(今富县与甘泉交界处),秦惠文王八年,魏纳河西地予秦;十年,魏纳上郡15县(今陕北宜川、延安一带)予秦。延安始属秦。
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县治在今延安城东尹家沟。汉武帝时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陕北等地农业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新秦中”(意为富庶如关中)。
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铁弗部赫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后魏,设东夏州,领遍城郡、朔方郡、定阳郡、上郡;设北华州,领中部郡、敷城郡。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夏州为延州,置总管府。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遍城、文安、中部、敷城、丹阳、乐州、金明7郡,仍设延州、敷州、丹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制,置肤施县设上郡和延安郡。隋义宁元年(617年),增设丹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改上郡为富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内部、富城六县。宋代,属永兴军路,设延州、富州、丹州、坊州。宋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
金仍设鄜延路,初辖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绥德州(辖地在今榆林地区)及保安、定边2军。皇统六年(1146年),撤定边军。大定十一年(1171年),降保安军为保安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保安县为保安州。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明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
清仍设延安府,顺治年间领三州(富州、绥德州、葭州)16县(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清涧、洛川、中部、宜君、米脂、吴堡、神木、府谷)。清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直隶州。本区有两个省辖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州,属县改隶榆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各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延安南北各县分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洛川,初领洛川、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6县,后领洛川、黄陵(1944年由中部县改称)3县及黄龙设治局。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4月,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第三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
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称延安专区,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55年5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1968年8月,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11月15日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隶属地级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