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文史典故 >> 国学常识 >> 文章内容

锦衣卫的由来


[日期:2018-07-24]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235次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锦衣卫的长官称为指挥使,由皇帝指派亲信心腹担任。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但是,锦衣卫的刑讯范围只针对官员士大夫,所以一般不会审讯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过正常的司法进行处理。

       洪武二十年(1387 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有滥用职权,依势作宠之态,于是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到燕王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时,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锦衣卫。并设立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至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锦衣卫的“飞鱼服”与“绣春刀”

       锦衣卫拥有三项职能,一是皇帝禁卫军的作用。侍卫亲军和仪仗队,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将军初名“天武”,永乐时改称“大汉将军”,选取体貌雄伟、有勇力者充任,作为殿廷卫士。大汉将军在锦衣卫中自成一营,初期人数约1500人,到明末一度增加到5000人。校尉、力士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二是皇帝的“私人警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皇帝赋予其巡察缉捕、掌管刑狱之权。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锦衣卫下辖的南北镇抚司从事侦查、逮捕、审问活动;北镇抚司负责传达、受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关。三是“执掌廷杖”。廷杖就是把触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门杖打。负责行刑的就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太监。受杖官员被扒掉官服,用草绳捆绑,趴在地上,受杖80棍,行刑校尉每5棍一换,共用16人。行刑校尉以司礼监太监的表情动作为下杖轻重的依据:若太监两脚成外八字张开,受刑之人尚能留下一条性命;若太监两脚尖靠拢,受刑之人就要毙命杖下。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