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1971年5月1日,组建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地名因境内的的吕梁山而得名。1978年4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正式挂牌。
据《文物掌故集》载“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义,与吕梁相通,吕,骨脊也。吕字是象形文字,古代写作“呂”它的上下两个口学象征着根根相承的脊骨,中间一小撇象征着脊骨之间的联系。吕梁的”梁”在这里被当作阻水的山石。
吕梁意即象脊梁骨一样的山。吕梁山雄居群山之中,由北而南横亘八百里,构成了晋西高原的主干。晋西高原呈穹窿形状。整个地形以东北至西南为中轴,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吕梁山脉正处于这一条中轴线上,宛如一条脊梁,因而被称为吕梁。
【沿革】
吕梁地域周初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属赵,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设太原郡后,吕梁遂为太原郡境域,设有大陵、兹氏等县。
汉初,吕梁仍为太原郡境域。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太原、平阳三郡。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蔺、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成、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为平阳郡辖县。王莽代汉后,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迁至离石县,为吕梁境内最早的郡级建置。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徒于兹氏县界,寻废”。建安二十一年(218年)“南匈奴内附”,左部居于兹氏,中部居于大陵。
三国初分,吕梁为魏国境域。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治兹氏县,辖离石、中阳等县;大陵、平陶二县仍属太原郡,蒲子县仍为平阳郡辖县。
西晋,吕梁境内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东晋十六国时期,吕梁境内较为混乱。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立后赵,石勒“以离石县境荒废”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永兴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北魏初,吕梁为太原郡境域,设置有大陵、平陶、兹氏等县。天兴初增设离石镇,延和三年(434年)设吐京镇,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吐京镇下设岭东、岭西二县,平陶县移出区境,大陵县改受阳。太和八年(484年)复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镇改吐京郡,同年,废蒲子县,设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为其辖郡。太和十七年(493年)设永安县,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岭东县改新城,岭西县改吐京。
东魏,吕梁仍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辖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县属西河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受阳县仍属太原郡,离石境域仍设离石镇。
北齐、北周之际,吕梁当两政权纷争之地,当时吕梁境内设有西汾州怀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并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称,治所仍设隰城,西河郡隶属之。离石镇改怀政郡,辖县有昌化、良泉等县,蔚汾县属神武郡,受阳县属太原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后因裁郡改属怀政郡。
北周建德年间(571年—577年),西汾州改称石州。建德六年(577年)昌化复名离石。大象年间(579年—580年),南朔州改称介州;并增设定胡、窟胡、乌突三县及同名郡。
隋,吕梁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离石、修化(窟胡县改)、太和(乌突县改)、平夷、定胡、宁乡等县属离石郡,西河郡辖县有隰城、永安二县,受阳县仍属太原郡,岚城县属楼烦郡,石楼县属龙泉郡。
唐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西河(隰城县改)、孝义(永安县改)二县属汾州,离石、平夷、定胡、临泉、方山属石州,宜芳、合河二县属岚州;石楼、温泉二县属隰州,交城、文水二县属并州(太原府)。五代时期,吕梁境域内所属未变。
宋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离石、平夷、方山为石州辖县。西河、孝义为汾州辖县;宜芳、合河为岚州辖县;石楼、温泉为隰州辖县;定胡、临泉为晋宁军辖县;交城、文水二县为太原府辖县。
金代,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元代,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
明初,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县有兴县、岚县、临县、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辖宁乡县〕、汾州(辖孝义县)。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为永宁县,隶属中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①,宁乡县改中阳②。民国七年(1918年),析离石县北部碛石、柳林、方山3处县佐辖境,增设方山县。5月,中路道改名为冀宁道,各县属冀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废道制,各县均直属于山西省政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9日,日军占领太原,山西沦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27日,伪山西省公署正式成立,次年4月,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冀宁、河东、上党4道,今吕梁所辖各县均属冀宁道,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继续担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将全省设为16个行政督察区,石楼、离石、中阳、临县、岚县、方山、兴县属第四行区,交城属第八区,孝义、汾阳、文水属第十六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1月,山西省政府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交城、文水属第一区,汾阳、中阳、离石、临县、兴县、岚县、方山、孝义隶属第四区,石楼县属第六区。
抗日战争时期,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八路军一二〇师进入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根据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15日正式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称山西省第二游击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1日改为晋西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解放战争期间,为了适应最后解放太原的战争需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1日组成了晋中区,其政权机关称晋中行署,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即属晋中区第二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21日,撤销晋绥边区后,成立了晋西北区,政权机关为晋西北行政公署,归陕甘宁边区领导,另有兴县、岚县二直属县。区领导机关驻兴县。临县、离石、中阳、方山4县隶属晋西北区的离石分区。石楼县属晋南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临汾专区(1954年4月9日,与运城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
1952年7月1日,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人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78年4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5月离石撤县建市;8月20日,汾阳撤县建市。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正式挂牌。
【注释】
①山西永宁县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置。因与河南、广西、江西、贵州等省永宁县重复,而改置在江西永宁县之后,应即酌改。查该县在汉为离石县,今州北有离石山,拟即定名离石县。
②山西宁乡县於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置。与湖南省重复,其设置在后,拟即改名。查该县为汉西河郡中阳县地,今县西二十五里即为故治,拟定名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