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北魏孝昌年间(525年六月—528年正月),设置汾州,以汾水为名,治迁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市)。北齐时,汾州改曰南朔州,北周改称介州,隋朝时为西河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介休郡为介州,西河郡为浩州。武德三年(620年),改浩州为汾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西河县置汾州(直隶州),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汾州为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因位于汾河之阳而得名。1996年8月20日,汾阳撤县设市,为县级市。
【沿革】
周为古兹国,在春秋时期,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晋灭虢,迁其民于此,建虢城,置瓜衍县,此地为瓜衍县所辖。赵肃侯十一年(前339年),赵国占领瓜衍,地属兹氏县。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地入秦,属太原郡。
西汉仍置兹氏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王莽时期,改名兹同。东汉恢复旧名。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置并州西河郡于兹氏。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兹氏县治徙今城关,且为西河郡治。西晋咸宁三年(277年),陈王司马斌改封西河王驻此,改郡为西河国,兹县易名隰城。永嘉末年陷废。
北魏太延年间(435年—440年)以隰城县置什星军,后废。太和八年(484年)复置隰城县及西河郡,隶汾州。孝明帝时郡治南徙至今临汾地区。孝昌年间汾州自今交口县境徙此。东魏天平二年(535年)于今城关南东阳城村侨置灵州和真君郡。武定四年(546年)于今城关东南团城村置武昌郡。北齐改汾州为南朔州。北周废灵州,改南朔州为介州。
隋大业中年改介州为西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西河郡为浩州,武德三年(620年)复为汾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汾州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汾州。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县为西河县,为汾州治。
宋,汾州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西河县置汾州直隶州,兼领平遥、介休、孝义三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汾州为汾州府,依廓设汾阳县,府属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驻县城内。清康熙六年(1667年)冀南道废入冀宁道。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除府州,置中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中路道改名为冀宁道,汾阳县属冀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废道制,汾阳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翌年2月,改设为9个行政督察区,汾阳县隶属第四区(驻石楼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17日,日军侵占了汾阳县城。6月27日,伪山西省公署正式成立,次年4月,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冀宁、河东、上党4道,汾阳县属冀宁道,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山西全省设为16个行政督察区,汾阳县隶属第十六区。后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汾阳县属第四区,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山西国民政府垮台。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汾阳属晋西北行署第八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晋绥边区行署第八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七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县划属华北区晋中专区。同年7月,汾阳全境解放。
1949年10月,新设汾阳专区,为专署驻地。1951年3月,汾阳专区撤销,汾阳县划属榆次专区。1958年7月1日,榆次专区改称晋中专区。11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合并为汾阳县,翌年9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分置,仍属晋中专区。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革委会成立,汾阳县划归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8年4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汾阳县隶属吕梁地区行署。1996年8月20日,汾阳撤县设市,为县级市。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正式挂牌),汾阳市隶属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