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北魏真君九年(448年),移寿阳民于大陵县,置受阳县(亦名西寿阳)。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因境内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沿革】
春秋,县地为平陵邑。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属赵国,为大陵邑。邑治在文水县武陵村北的大陵庄(原名大陵屯)。又于今城关西南13千米平陶村别置平陶县,亦属太原郡。秦朝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1年),始名大陵县,属太原郡。
新朝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大陵为大宁县,改平陶为多穰,属太原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大陵县、平陶县。三国、晋、南北朝一直称大陵县。
北魏真君九年(448年),移寿阳民于大陵县,置受阳县(亦名西寿阳),县治在今文水县旧城庄。平陶县治徙今平遥县境。隋开皇九年(589年),仍称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文水县隶汾州,武德六年(623年)文水县改属并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属汾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属太原郡。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因文水县是其故里,改文水县为武兴县。唐神龙元年(704年),中宗复位,恢复原名文水县。
五代、十国、宋,称文水县,属太原府。宋元符年间(1098年—1100年),因避水患,文水古城迁于章多里之南,仍属太原郡。金、元,属太原路,称文水县。明、清,属太原府。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除府州,置中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为冀宁道,文水县属冀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废道制,文水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翌年2月,改设为9个行政督察区,文水县隶属第四区(驻石楼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15日,日军侵占文水县,开始大肆烧杀抢掠,制造了西峪口、沟口等惨案。6月27日,伪山西省公署正式成立,次年4月,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冀宁、河东、上党4道,文水县属冀宁道,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期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晋西事变后,文水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西全省设为16个行政督察区,文水县隶属第十六区。后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文水县属第一区,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山西国民政府垮台。
1949年10月,新设汾阳专区,文水县归汾阳专区。1951年3月,汾阳专区撤销,文水县划属榆次专区。1958年榆次专区改称晋中专区。11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合并为汾阳县,文水县改称文水镇,设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1959年9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分置,恢复文水县建置,属晋中专区。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革委会成立,文水县划归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8年4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文水县隶属吕梁地区行署。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正式挂牌),文水县隶属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