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临水县,因濒临湫水河,古称临水,亦名龙泉水、秋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为临泉,元至元三年(1337年)升为临州,不领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州降为县。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
【附加】
临水,《水经注》谓之“陵水”。发源于兴县白龙山下湫水寺,流经临县湫河川至碛口镇汇入黄河。
【沿革】
临县夏属冀州,周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时属赵国。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属太原郡。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临水县(亦作陵水),属西河郡。西河郡属36县,地跨秦晋两省,黄河以东为15县 ,临水县其一。故治在今曜头乡郝峪塔村北古城梁。县境的南面为皋狼、蔺、平周。
新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东汉,复名临水县。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36县并为13县,郡治(平定县,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境)南徙509里置于离石县。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三国初,仍属太原郡。魏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治所在兹氏(今汾阳县)。两晋时县境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故治在今县城南30里府底村。
隋开元年(581年),废郡,改乌突为太和,窟胡为修化,定胡仍旧。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三县俱属离石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故治在今城北25公里故县村。县境南部仍为定胡。五代因之。
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隶石州,属河东路。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军,军治在陕西县下葭芦岩。金天会元年(1123年),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军,属石州。金明昌六年(1195年),定胡县改孟门县,区域未变。金贞祐末年(1216年),赐临泉为大定府。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故治仍在今城北故县村。元至元三年(1337年)升为临州,不领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万历二十三年(1595),改属汾州府。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除府州,置中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为冀宁道,临县属冀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废道制,临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翌年2月,改设为9个行政督察区,临县隶属第四区(驻石楼县)。
因临县属晋西北革命根据地,日本侵略者在这里推行“三光政策”。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日、伪军共进行过23次大“扫荡”,制造了18起惨案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全省设为16个行政督察区(不久改为14个),临县仍隶属第四区,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山西国民政府垮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政权相继建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临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南北合并,仍称临县,下设10个区,2个市(临县市、碛口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改碛口市为第十一区,属晋绥边区所辖。
1949年10月,成立兴县专区,临县属兴县专区管辖。1952年6月,兴县专区撤销,临县划归榆次专区管辖(后改晋中专区)。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革委会成立,临县划归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同时,石站头、韩家山、阳泉三个公社划归方山县管辖。1972年8月,阳泉公社划归本县。1973年2月,将兴县的蔡家会、圪垯上两公社划归临县管辖。1975年11月撤销城镇公社。1976年1月,蔡家会、圪垯上两公社仍划归兴县管辖。1978年4月,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临县隶属吕梁地区行署。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正式挂牌),临县隶属吕梁市。
【注释】
①据不完全统计,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日、伪军杀死临县百姓和民兵达4000余人。烧毁窑洞、房子83198孔(间)、焚毁庙宇142座、抢走粮食5220万余斤,银元29200余元、牲畜10400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