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文章内容

昭通市


[日期:2014-04-05]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817次

【由来】
      “昭通”于雍正九年(1731年)而得名。当时云、贵、桂总督鄂尔泰谓“乌蒙者,不昭不通之甚也”、“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后之蒙蔽者易而宣通”,遂上奏于清世宗雍正帝改名,奏准,于当年易“乌蒙”而始称昭通。

【沿革】
       西汉,今昭通市分属朱提县(今昭阳、鲁甸、大关、盐津、水富)、南广县(今彝良、镇雄、威信)、堂琅县(今巧家),均隶犍为郡。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置朱提县。东汉,今昭通市北部属犍为郡南广县,南部属犍为属国朱提县、堂螂县。

      三国蜀汉分键为郡地立朱提郡(驻朱提县),隶益州,辖朱提(今昭阳)、南广(今盐津)、南昌(今镇雄)、堂螂(今巧家)等县。西晋为益州朱提郡(驻朱提县),辖朱提(今昭阳)、南广(今盐津)、南秦(今镇雄)、堂狼(今巧家)等县。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朱提郡、南广郡。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开皇年间属南宁州总管府恭州、协州等地;大业年间,今昭通市大部属犍为郡,西南为东爨地。唐初属剑南道戎州下辖曲州(今昭阳)、协州(今彝良)等地;唐南诏国时属拓东节度辖乌蒙部、阿旁部、阿竿路部、芒布部。

       宋代,今昭通市大部属梓州府路(南宋为潼川府路)乌蒙部(今昭阳)、易娘部(今彝良)、芒布部(今镇雄)、易溪部(今威信),今巧家属宋大理国东川郡。

       元代,今昭通市分属云南行省乌蒙路(今昭阳、鲁甸、永善、大关、盐津)、芒部路(今镇雄、威信、彝良)、东川路(今巧家)、四川行省马湖路(今绥江)。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乌撒乌蒙军民宣抚司,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置乌撒乌蒙宣慰司管军万户府,辖乌蒙路、芒部路、东川路等处。

       乌蒙路:
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乌蒙路。大德四年(1300年)置阿都县、奚娘县,后省。

       芒部路军民府:
至元十年(1273年)置芒部路。辖益良州、强州。东川路:元宪宗年间置闷畔万户,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东川军民府,二十八年(1291年)升东川路。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邓州、川州、赵州、姚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以上4州省入东川路。大德四年(1300年)置淄都县、乌撒县,后省。

       四川行省马湖路:
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总管府,徙治夷部溪口,属叙南宣抚司。今绥江分属泥溪、平夷、蛮夷3个长官司。

       明代,今昭通市分属四川布政司乌蒙府、镇雄府、东川府、马湖府。

       乌蒙军民府: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乌蒙路改置乌蒙府,属云南布政司;置归化州属乌蒙府(寻废);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属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乌蒙军民府。

       镇雄府:
洪武十五年(1382年),芒部路改置芒部府,属云南布政司,同年徙治纳冲南七里;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属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改置芒部军民府,同年撤并强州、益良州。成化年间,芒部军民府徙治纳冲。正德十六年(1521年)置白水江簸酬长官司,属芒部军民府。嘉靖五年(1526),芒部军民府更名镇雄军民府;升却佐寨置怀德长官司,升母响寨置威信长官司,升夷良寨置归化长官司(今彝良),升却落角置安靖长官司,均属镇雄军民府。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镇雄军民府改置镇雄府。

       东川军民府: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东川路改置东川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东川军民府,改属四川布政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废,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复置东川军民府,寻自府西南马鞍山徙治万额山南。

       马湖府:
洪武四年末(1372年)马湖路改置马湖土府,弘治八年(1495年)改置马湖府。今绥江分属马湖府辖泥溪、平夷、蛮夷3个长官司。

       清代,今昭通市分属昭通府、镇雄直隶州、东川府巧家厅。

       昭通府:
清初袭明制,称乌蒙土府,属四川省。雍正五年(1727年)3月,析四川省属之乌蒙土府来属于云南省。雍正六年(1728年)2月,乌蒙土府改土归流,是为乌蒙府。于米贴地方置永善县,大关屯地方置大关厅,改镇雄府为散州划归乌蒙府。雍正八年(1730年)7月,乌蒙府更名为昭通府,并置恩安县为府之附郭。弃天梯(今土城)新建城于二木那(今昭通市城)。同年,昭通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雍正九年(1731年)置鲁甸厅属昭通府;盐井渡设巡检司,属昭通府大关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于永善县之富官村置靖江县来属;升镇雄州为直隶州。

       镇雄直隶州:
清初袭明制,称镇雄土府,属四川省。雍正五年(1727年)3月,改土归流,为镇雄府,划归云南省。雍正六年(1728年)2月,降为散州往属于乌蒙府,彝良州同驻彝良,州判驻威信。雍正八年(1730年)7月,乌蒙府更名为昭通府,属迤东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升镇雄州为直隶州,属迤东道。

       东川府巧家厅:
雍正四年(1726年)4月,四川省属之东川军民府划归云南省,改置为东川府。雍正五年(1727年)7月,于巧家汛地置会泽县,属东川府。雍正七年(1729年)4月,徙会泽县治于府城。雍正八年(1730年)7月,东川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3月,于原会泽县旧址置巧家厅,属东川府。

       民国元年(1912年)沿清末旧制。民国二年(1913年)4月,云南都督府裁府设道,撤销昭通府,将原昭通府驻地恩安县改名为昭通县;鲁甸厅、大关厅、巧家厅、镇雄直隶州改设为鲁甸县、大关县、巧家县、镇雄县;镇雄州彝良州同辖地置彝良县。民国三年(1914年)1月,靖江县因与江苏省辖县重名,改名为绥江县。民国六年(1917年)1月,从大关县盐井渡地方析置盐津县;同年,由镇雄县析置威信行政区。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大关、靖江、镇雄、彝良县和威信行政公署均属滇中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滇中道,各县直属省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威信行政公署改为设治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成立威信县。

       1950年设昭通专区,专署驻昭通县。1960年9月13日,撤销盐津县,将原盐津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关县。1960年9月13日撤销鲁甸县,将原鲁甸县的行政区域并归昭通县。1962年3月27日,恢复盐津县。1963年9月14日恢复鲁甸县。1964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准:昭通专区的会泽县划归曲靖专区。

       1970年昭通专区改称昭通地区,地区驻昭通县。1981年1月18日,设立昭通市,属昭通地区。1981年8月14日,设立水富县。1983年9月9日,撤销昭通县,将昭通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昭通市。2001年1月13日,撤销昭通地区和县级昭通市,设立地级昭通市,昭通市设立昭阳区。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