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昭阳区即原来的昭通县,1983年9月9日,昭通县并入昭通市。2001年1月13日,设立昭阳区。“昭通”于雍正九年(1731年)而得名。当时云、贵、桂总督鄂尔泰谓“乌蒙者,不昭不通之甚也”、“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后之蒙蔽者易而宣通”,遂上奏于清世宗雍正帝改名,奏准,于当年易“乌蒙”而始称昭通。
【沿革】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朱提县,属犍为郡。东汉属益州犍为属国朱提县。三国蜀汉分益州键为郡地立朱提郡,朱提县为郡治。西晋为益州朱提郡,朱提县仍为郡治。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朱提郡。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开皇年间属南宁州总管府恭州,大业年间属犍为郡。唐初属剑南道戎州下辖曲州,唐南诏国时属拓东节度府乌蒙部。北宋属梓州府路乌蒙部,南宋属梓州路乌蒙部。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乌蒙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乌蒙路属乌撒乌蒙军民宣抚司,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属乌撒乌蒙宣慰司管军万户府。大德四年(1300年)置阿都县、奚娘县,后省入乌蒙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乌蒙府,属云南布政司;置归化州属乌蒙府(寻废)。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属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乌蒙军民府,属四川布政司。
清初袭明制,属四川省乌蒙土府。雍正五年(1727年)3月,析四川省属之乌蒙土府改属云南省。雍正六年(1728年)2月,乌蒙府改土归流,移治于土府(窦地甸)东二十里地。雍正八年(1730年)7月,乌蒙府更名为昭通府,并置恩安县为府驻地;弃天梯(今土城)新建城于二木那(今昭通市城)。同年,云南省置迤东道(治曲靖府),昭通府属之。
民国元年(1912年)沿清末旧制。民国二年(1913年)4月,云南都督府裁府设道,撤销昭通府,并将恩安县更名为昭通县,属滇中道(驻昆明)。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销滇中道,昭通县直属省。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立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昭通县为其驻地。
1950年3月,昭通县解放后,属昭通专区,为昭通专区驻地。1960年9月13日撤销鲁甸县,将原鲁甸县的行政区域并归昭通县。1963年9月14日恢复鲁甸县。1970年,昭通专区改为昭通地区,昭通县为昭通地区驻地。
1981年1月18日,设立昭通市,以昭通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11月,划城关、北闸、博禄、蒙泉等镇社14个大队成立昭通市,保留昭通县。1983年9月9日,撤销昭通县,将昭通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昭通市。2001年1月13日,撤销昭通地区和县级昭通市,设立地级昭通市,昭通市设立昭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