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据《大关县志》:“大关以有险可守,关寨重垒,故名。”雍正六年(1728年)2月,乌蒙土府改土归流,是为乌蒙府,移治于土府(窦地甸)东二十里地,并于大关屯地方置大关厅,民国二年(1913年)4月,旧制的州、府、厅均改为县,于是大关厅改称大关县。
【沿革】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为犍为郡朱提县地。东汉属犍为属国朱提县。三国蜀汉至西晋属益州朱提郡。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南广郡地。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开皇年间属南宁州总管府辖恭州,大业年间入开边县,属犍为郡。唐初属剑南道戎州辖曲州地。唐南诏时属拓东节度阿旁部。宋属潼川府路乌蒙部地。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乌蒙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乌蒙路属乌撒乌蒙军民宣抚司;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乌蒙路属乌撒乌蒙宣慰司管军万户府。
明为乌蒙府,改隶四川。洪武十五年(1382年),乌蒙路改置乌蒙府,属云南布政司;置归化州属乌蒙府(寻废);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属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乌蒙军民府。
清初袭明制,称乌蒙土府,属四川省。雍正五年(1727年)3月,析四川省属之乌蒙土府来属于云南省。雍正六年(1728年)2月,乌蒙土府改土归流,是为乌蒙府,移治于土府(窦地甸)东二十里地,于大关屯地方置大关厅,设通判,属昭通府。雍正八年(1730年)7月,昭通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雍正九年(1731年)移大关厅通判驻鲁甸,另设府同知。
民国二年(1913年)4月,改称大关县,属滇中道。民国六年(1917年)1月,从大关县盐井渡地方析置盐津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后,大关县直属省。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关县属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驻昭通县)。
1950年4月,大关县解放后,属昭通专区。1960年9月13日,撤销盐津县,将原盐津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关县。1962年3月27日,恢复盐津县,以合并于大关县的原盐津县行政区域为盐津县的行政区域,大关原辖豆沙、柿子划入盐津县。1970年,昭通专区改为昭通地区,大关县属昭通地区。2001年8月,昭通撤地设市,大关县属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