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牡丹江市阳明区


[日期:2014-02-25]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3120次

【由来】
       阳明区曾是牡丹江市铁岭区的一部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阳明区。

【沿革】
       铁岭河曾被称为掖河,原名肯特河,又称特勒哼,系满语,为“上头河”之意。光绪十七年(1891年)仅有17户人家,光绪十八年(1898年)立屯,后根据汉语谐音改为铁岭河镇。自清代中期就有军队驻扎。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来沙俄和日本侵略军不断驻足该地。

       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12月日伪建市时设掖河区。伪满康德九年(1942年)掖河区改为汉阳特别分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立铁岭区和阳明区,阳明区只管辖两个街道和两个行政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撤销阳明区,将原属街道和农村分别划归七星区和铁岭区管辖。

       建国后,1962年,成立郊区,铁岭区归郊区管辖。1970年初,以东风区和爱民区各一部分区域成立前进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为阳明区。1980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阳明区的建制。1985年4月,铁岭乡改称铁岭镇。1997年9月30日年郊区撤销后,桦林镇、铁岭镇及其下辖的17个村划给阳明区管辖。2010年五林镇划归牡丹江市阳明区管辖。2010年6月磨刀石镇划入牡丹江市阳明区。

【附加】
 五林镇沿革:
       五林为满语音译,原称“乌赫林(穆哈连)”。“乌赫林(穆哈连)”汉译“总兵”之意。明代在此设乌赫林卫,为总兵驻扎之地。

       明代永乐八年(1410年),在县域五虎林河流域设立法因河卫,后又增设甫儿河卫。清代改称“五虎林”作为为河流名,是满语“汇总”之意,也用为地区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3月,五虎林(今五林)地区发现沙金,开始有私人采金。

       民国初期称五河林,也称五虎林;设为保,称五河林或五虎林保,治所勃兴镇(今五林)。东北沦陷时期,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划为宁安县第六区五河林保,治所勃兴镇改称五河林。伪满康德二年(1935年)修筑铁路时,在此设青林站。伪满康德六年(1939年)宁安县基层行政区划按街、村制调整时,五河林保改为村,并以火车站名取代五河林名,称青林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五河林区名称,简称五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五林地区与林口县合并,以五林为县名,称五林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五林地区单独设县,仍称五林县,将辖区分设为5个区,今五林镇域设为一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五林县与新海县合并成立海林县,县下设有五林区。

       建国后,1956年3月海林县撤消,五林区划归林口县辖。同年实行镇乡体制,改称五林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改建为五林人民公社。1984年4月,实行镇乡体制,成立五林镇人民政府,地名五林镇,简称五林。2000年五星乡并入五林镇。2010年五林镇正式划归牡丹江市阳明区管辖。

磨刀石镇沿革:
磨刀石镇,传说,境内南山的石头可以磨刀,故而得名。

       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东铁路通车设站,称“十站”。中华民国时期,属宁安县管辖。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划给穆棱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又划回宁安县。

       东北沦陷后,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设磨刀石保,伪满康德六年(1939年)改设磨刀石村。同年10月,划归穆棱县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设磨刀石乡,由县直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设置磨刀石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春,划归牡丹江市管辖。

       建国后,1949年11月,划归穆棱县管辖,划为第七区。1951年4月,将所属青梅村、福长村和四道岭子村划归牡丹江市管辖。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磨刀石乡。1958年9月,改称磨刀石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改为磨刀石乡。1985年3月,撤乡设镇,改为磨刀石镇。2010年6月磨刀石镇划入牡丹江市阳明区管辖。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