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全称“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称外蒙古。1921年7月11日,宣布独立,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6年1月5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1991年11月21日改名为“蒙古共和国”。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
其“蒙古”一名由来说法不同,一说意思是“我们的火”。因为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每至一地,大家共炊同煮,并推选一名有经验的长者当炊头儿掌管此事,故有此称。另一说解释为“银”或“永恒之意”。还有一说是蒙古高原的鄂嫩河上游原有座蒙山,附近有蒙河,蒙语写作Mohroa,生息在这一带的部落即称蒙古。“蒙古”意为“勇悍无畏”。
其实,“蒙古”一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称蒙兀室韦,为民族名。自唐以后,汉语文献中所用的蒙瓦、萌古、蒙兀、萌骨、蒙古里、萌古斯、萌古子、盲骨子等多种名称,都是“蒙古”的同名异译。直接称为蒙古一词,始见于无名氏《炀王江上录》,这是女真人对蒙古人的称呼。唐朝末年,蒙兀所属的北狄室韦诸部落之一的塔塔儿部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了部落联盟。中原人称“塔塔儿”为“鞑靼”,这些室韦部落也自称“鞑靼”。至元忽必烈时“鞑靼”一词遂由“蒙古”取而代之。在很长时间里,蒙古族各部落没有统一的民族名称,13世纪初年,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最终统一大漠南北各部,并借统治部族的族名,统称作蒙古人。其国名是由这一民族名称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