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周武王灭商回镐途经此地,建洛邑。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秦封吕不韦为相国,以洛邑置洛阳县,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 2月,因汉为火德,忌水,便改洛阳为雒阳,暂定为都城。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220年) 曹丕建国号魏,魏属土德,又把“雒阳”改为“洛阳”。
【沿革】
夏,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一直到桀,都以斟鄩为都城,斟鄩城是洛阳的第一座都城。商汤灭夏,定都西亳(今偃师市西南,古称尸乡),西亳城是洛阳的第二座都城。仲丁迁都于嚣(今河南郑州西北),后盘庚渡河南,复都西亳。
周武王率军东下,于孟津会八伯诸候,然后渡河灭商。武王回镐途经此地,建洛邑(今白马寺东南),并迁九鼎于此。周成王五年(前1037年),成王派召公、击公营建东都。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平王废镐京,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周敬王十年(前510年) ,改洛邑为成周①,取意“周道始成”。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 秦灭周,洛邑属秦国。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秦封吕不韦为相国,以洛邑置洛阳县,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为吕不韦封地。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削吕不韦封地,洛阳县划入三川郡,为郡治。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以三川郡,改置河南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 2月,刘邦于汜水称帝,定都雒阳②(由洛阳改),属河南郡。5月,刘邦改都长安。王莽始建国四年(12年) 2月,王莽定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改河南郡为保忠信,治雒阳。
刘玄更始元年(23年) 10月,更始帝刘玄定都雒阳。更始二年(24年) 更始帝刘玄迁都长安,刘秀进驻雒阳。东汉建武元年(25年) 10月,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所杀,刘秀建立东汉,定都雒阳。建武十五年(40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兼置司隶校尉,河南尹治雒阳县。建安十八年(213年),撤销司隶校尉,河南尹属豫州。京都下设雒阳县(治都城)和河南县(治王城,即周之下都)。雒阳县治所在都城内,故称“京县”。
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220年) 曹丕建国号魏,把“雒阳”改为“洛阳③”,定为都城。另置司隶校尉河南尹,撤销河南县,并入洛阳县,河南尹、洛阳县治所均在洛阳县内。
西晋,洛阳在都城。恢复河南县建制,河南尹复改为河南郡,同时在河南郡东部析置荥阳郡。洛阳、河南等12县属司州河南郡。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匈奴族刘曜占洛阳,改司州为荆州。东晋太宁三年(325年),羯族石勒占据洛阳,定为南都,置行台侍御使于洛阳,以洛州行司州职,洛阳为县制,并属洛州管辖。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氐族苻坚取洛阳,改洛州为豫州,洛阳、河南2县属豫州管辖。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领郡六、县十二,洛阳县属洛州。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洛州为司州。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司州、河南尹的治所均在洛阳县。东魏改元武定(543年),东魏迁都邺县,改司州为洛州,并设洛阳郡,领洛阳、缑[gōu]氏2县。同时改河南县为宜迁县,归河南郡管辖。北齐因之。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以洛阳为东京,恢复河南县名,撤销洛阳县并入河南县。
隋朝定都长安,恢复洛阳县,以洛阳为陪都,称东京。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设尚书省,当年即废除,次年设河南道行台,开皇三年(583年)废行台,以洛州剌史领总监。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改洛州为豫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豫州为河南郡,大业十四年(618年)复置洛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讨平王世充后,置洛州总管府,统领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9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11月,撤总管府,,改置陕东道大行台,代行尚书省事务。武德九年(625年),洛州总管府降为洛州都督府,统领洛州等4州,治所设河南县。唐高宗时,河南、洛阳2县,东西分治京城内,为赤县④。洛州其余各县均为畿县,地位次于赤县。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贞观十年(636年)废洛州都督府,置监察机构河南道。辖20州196县,道治洛阳县。贞观十八年(644年)废都督府。显庆二年(657年)改洛阳为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析河南、洛阳置永昌县。天授三年(692年),析洛阳、永昌置来庭县。永昌元年(689年)改河南县为合宫县。长安二年(702年)省永昌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河南县,并废来庭县。神龙二年(706年)改河南县为合宫县,又改洛阳县为永昌县,唐隆元年(710年)恢复洛阳、河南县名。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五代时期,洛阳为后梁、后唐、后晋三代短期国都,之后降为陪都。后梁称为西都,后晋西京。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宋以洛阳为西京,并置雒阳郡,属京西北路河南府,领洛阳、河南等16县,洛阳、河南均为赤县。熙宁五年(1072年), 撤销洛阳县并入河南县。元祐二年(1087年)恢复洛阳县。
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占据洛阳,初置德昌军,以军监县,洛阳、河南2县均属之。金正大元年(1224年)改河南府为中京金昌府。金正隆二年(1157年),撤销河南县,并入洛阳县,洛阳属南京路河南府。从此,河南县这一名称消失。
元,洛阳县属河南行省(后改河南江北道)河南府路。明,洛阳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河南道河南府,并于洛阳置河南卫。明光宗泰昌元年元年(1620),改洛阳为雒阳。 清,恢复洛阳县名,属河陕汝道河南府,为河南府府治。顺治元年(1644年)撤销河南卫并入洛阳县。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河南府,所辖洛阳等县均属豫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西道改为河洛道,所辖未改。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冯玉祥主政河南,废河洛道,设立豫北、豫东、豫西、豫南4区行政长公署,洛阳县属豫西第一行政长公署驻地。12月,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等县各一部,设立平等县;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今汝州市)等县各一部,成立自由县⑤。平等、自由2县均属豫西第一行政长公署。不久,废区,洛阳县直属于河南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日本侵略军攻打上海,国民政府定洛阳为行都。11月,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洛阳县属第十区驻地。国民党与日本订立投降条约后,12月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民国三十六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将全国划为十个战区,洛阳为第一战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24日,日军攻占洛阳县城,建立日伪“洛阳县政府”。同年11月,洛阳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中共把洛阳县分成洛北、洛南两个县。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9月,国民党接收洛阳县,仍为河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驻地。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中共洛阳县委在济源重新组成。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洛阳县民主政府迁驻邙山簿姬岭,后改称洛北县民主政府。豫陕鄂三地委决定在洛河以南成立龙门县民主政府。4月5日,洛阳县解放后,析洛阳县城区置洛阳市,以县统市。8月25日,洛北、龙门2县合并为洛阳县,归豫西一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县、市分置,均属洛阳专区。1954年4月19日,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3月4日,洛阳县建制撤销,将原洛阳县所辖的五区、十区、十二区(合计55个乡镇)划归洛阳市领导。11月16日,撤销洛阳市第一区、第二区,设立老城区。1956年3月17日,设立洛阳市西工区;第四区改为涧西区。1957年11月15日,成立瀍[chán]河回族区。1958年12月8日,洛阳市归洛阳地区管辖。1964年4月30日,洛阳市升格为地级市。1968年1月29日,洛阳市革委会成立,取代市政府。1980年9月26日,撤销洛阳市革命委员会,恢复建立洛阳市人民政府。1982年8月13日,设立吉利区。1986年1月18日,撤销洛阳地区,将所辖的栾川、嵩县、汝阳、宜阳、伊川、洛宁6县划归洛阳市。2000年5月20日,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注释】
①西方镐京称宗周,东方的洛邑成为成周。成周又分为王城与下都,下都后来又称成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秦以洛邑置洛阳县,封吕不韦为相国,食洛阳十万户侯。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削吕不韦封地,河南、洛阳2县,划入三川郡,东以洛阳城为核心,西以河南城为核心。王城和下都(成周城)演变为河南、洛阳县城。
②汉朝为火德,认为“洛”字为水部,水能克火,不利,故加“住”改洛为雒。
③魏国为土德,土,水之忌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住’而加‘水’。
④相传古代炎帝统辖的土地称赤县,黄帝统辖的土地称神州,后来统一起来称为“神州赤县”或者“赤县神州 ”。后来赤县仅指天子直辖之地,即京畿地方。
⑤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冯玉祥主政河南,为根治洛阳南部匪患,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等县各一部,在大莘店设立平等县;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今汝州市)等县各一部,在白沙镇成立自由县。自由、平等2县均属豫西第一行政长公署(驻洛阳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因财力单薄,建设困难,省政府合并平等、自由两县,成立伊川县,并将原临汝县划给自由县部分,划归临汝县。原伊阳县划给自由县部分,划归伊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