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先天元年(712年),析陆浑县地(南北朝时期东亭县旧址)置伊阳县,因在伊阙山之南,故名。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升伊阳县为顺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嵩州,以统伊阳县。元至元三年(1343年),省伊阳县入嵩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4月,降“嵩州”为“嵩县”。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嵩县东四保十二里以及汝州西南部分地置伊阳县,并析鲁山县地益之。因“伊阳”与“宜阳”同音,且同属洛阳专区,电信通邮多有不便,1959年8月21日,伊阳改名为汝阳,因县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
【沿革】
夏商时期,今汝阳属于豫州之域。周朝时为伊川地。春秋时期,属戎曼(也作蛮)子国。秦晋把陆浑戎迁至伊洛河之间地区。陆浑戎与戎曼子国合二为一,互为犄角掩护。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5年),晋国灭陆浑之戎,地归晋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分晋后,此地属韩国。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灭韩,地属秦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今汝阳分属两个县:东部属梁县(治所在今汝州市境内),西部属新成县(东汉时改为新城县,治所在今伊川县境内),均属三川郡。
西汉,设陆浑县①,今汝阳西部属陆浑县,东部属梁县,北部属新城县,南部一小部分属鲁阳县,仍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称河南郡。三国时属魏,仍由梁县、新城、陆浑、鲁阳四县分辖。
西晋沿袭前制未改,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属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设石台县(治在今汝州市石台街),属汝北郡。领辖今汝阳大部分地区,但不久石台县废入梁县。东魏时分梁县,设治城县,北齐废治城县入梁县。
隋初,今汝阳分属梁县、新城、陆浑、鲁县(由鲁阳县改名)4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新城县改名伊阙县,以伊阙山为名。唐初,鲁县改为鲁山县,以县北鲁山得名。此时今汝阳分属梁县、伊阙、陆浑、鲁山4县。先天元年(712年),设临汝县(治今临汝镇),属汝州,汝阳大部分为其所辖。同年,析陆浑县地(南北朝时期东亭县旧址)置伊阳县,属河南府河南郡。
五代时,省陆浑县并入伊阳县。后周显德三年(956年),降临汝县为镇,归属梁县,仍属汝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将伊阙县(今伊川县)降为镇,归属河南县。次年,改隶河南府伊阳县。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升伊阳县为顺州。绍兴九年(1139年),伪齐并伊阳县和邻县长水(今洛宁县西南)、永宁(今洛宁县)、福昌(今宜阳县)4县为“顺州”,州治设在伊阳县。
金,天德三年(1151年),金改“顺州”为“嵩州”,伊阳县属南京路嵩州,并将州治迁到今嵩县老城。元至元三年(1343年),省伊阳县入嵩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4月,降“嵩州”为县,成为“嵩县”,并省梁县入汝州,二州均隶属河南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嵩县东四保十二里以及汝州西南部分地置伊阳县,并析鲁山县地益之,属汝州。清因明制,伊阳县仍属汝州。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河南府以及汝州,所辖洛阳、嵩县、宜阳、伊阳、登封、临汝等19县均属豫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西道改为河洛道,所辖未改。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冯玉祥主政河南,废河洛道,设立豫北、豫东、豫西、豫南4区行政长公署,伊阳县属豫西区。不久,废区,伊阳县直属于河南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伊阳县属第十区(驻洛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8日,日军侵占伊阳县城。9月,日伪伊阳县政府成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八路军在付店成立中共伊阳县和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中共河南省第三地委第三专署。6月20日,八路军攻占伊阳县城,6月23日,受到日伪军攻击,八路军撤出县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军接收了伊阳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12日,陈赓兵团九纵二十七旅解放伊阳县城,9月16日国民党军新编第三师二十旅攻占伊阳县城。9月28日,九纵二十六旅再克伊阳县城。豫陕鄂边区成立,伊阳属豫陕鄂三专区管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豫陕鄂边区划分为豫西、陕南两区,伊阳县属豫西区第三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豫西区第三专区撤销,伊阳县改属豫西区第一专区。3月,中原人民临时政府成立,下辖3个行署,2个直辖市,9个直辖专署区,伊阳县属洛阳直辖专署区。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伊阳县属洛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伊阳县仍属洛阳专区。因“伊阳”与“宜阳”同音,且同属洛阳专区,电信通邮多有不便,1959年8月21日,伊阳改名为汝阳,因县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同年10月1日,正式变更县名。1967年12月26日,汝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县政府,隶属属洛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30日,撤销汝阳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汝阳县人民政府,属洛阳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1月18日,洛阳地区撤销,汝阳县归洛阳市管辖。
【注释】
①陆浑县名源自陆浑戎(西北游牧部落,被秦国强迫东迁至晋国境内,今洛阳附近),而陆浑戎又是以最早迁出地点陆浑(即后来的敦煌)被史书记载的。春秋时期,秦晋把陆浑戎迁至伊洛河之间地区。汉以陆浑戎居住地而置陆浑县,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属弘农郡。魏、晋属河南郡。东魏天平年间(534年—537年)改置北陆浑县,属新城郡,治所在孔城(今伊川县西南高山乡张村)。武定二年 (544) 置又在故城南置南陆浑县,为伊阳郡治,治所在伏流城 (今嵩县东北二十四里陆浑村)。隋开皇元年(581年)并省北陆浑县,改南陆浑县为伏流县。大业元年(605年)复名陆浑县,属河南郡。唐属河南府,五代并入伊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