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
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辽进占云州,云中县随云州入辽,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年)析云中县地,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属西京道。
在《礼记·大道之行也》中有文字这样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辽国根据此义设西京大同府,作为辽国陪都。
【沿革】
春秋时期为北狄游牧民族娄烦占据。战国初为代国,赵襄子元年(前457年),赵襄子使人击杀其姐夫代王,进而吞并代国,地入赵国。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国北破林胡、娄烦,开地数千里,设置云中、雁门、代郡。
秦统一六国后,今大同境内设立平城、代、善无、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马邑等城,分属雁门郡和代郡。西汉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为代国都城,代国是汉帝国最北方的诸侯国,隶属雁门郡。王莽时,平城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东汉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灵帝末年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
三国曹魏时,今大同隶属冀州新兴郡,后被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两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永嘉四年(310年)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修秦汉故平城为代国南都,平城复还故治。此为大同建都之始。
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自云中迁都平城,置司州牧及置代尹,又置恒州,领辖八郡十四县。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东魏被北齐所代,今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年)改北恒州为恒安镇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由汉末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的云中城,汉末侨徙至原平东南,北周时徙置于此)。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朝,今大同地属云、朔、代三州。由于文帝父亲名忠,所以避讳“中”字,改云中县为云内县,仍称恒安镇,属马邑郡。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在此置北恒州。贞观十四年(640年)改名为定襄县,兼为云州治,至永淳元年(682年)被废。开元十八年(730年)称之为云中县和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云州,咸通九年(868年)置大同军节使,领辖云、朔、蔚三州。
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辽进占云州,云中县随云州入辽,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县地,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属西京道。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金联盟攻辽,并预置了版图:云中府路,治云中府(大同),统“山后九州”,但后来因金人失约,云中等地旋为金人所取。金初于县境置裕民县,故治在今大同城西北,皇统元年(1141年)废。金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兼为大同府治和西京路治,大同府辖大同、云中、宣宁、怀安、天成、白登、怀仁7县。
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云中县废入大同县,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大同县属大同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大同府治大同县。大同府领:浑源州、应州、朔州、蔚州4州,大同(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河北涞源县)7县。
清初因明治,仍领四州七县。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城被清军攻破,屠城,大同城废。府移治阳和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年)府县才复还故址。至乾隆十五年(1749年)大同府领:浑源州、应州2州,大同、天镇、阳高、怀仁、山阴、广灵、灵丘7县和丰镇厅。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废大同府,所辖各县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雁门道,各县属雁门道(驻大同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撤销道一级政区,各县又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大同、天镇、阳高、广灵、灵丘、浑源6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左云县属第二行政主任公署(驻岢岚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1日,国民党驻大同守军和政府机关南撤,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县城。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成立“晋北政厅”,隶属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1日,“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公署”,下辖大同等13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以京包铁路和北同蒲铁路为界线,成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10县,分属第十、十一两个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军政分家,分属"八、十、十一"三个行政督察区,大同为“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雁北专员公署"、"雁北防卫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另外,以大同城和口泉镇、平旺、王家园等13个村组成大同市。8月,升为地级市,下设第一至第三区和口泉矿区。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区和大同市划归山西省。1954年4月9日,大同县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11月3日,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驻大同市。11月21日,撤销大仁县,将原大同县的行政区划入大同市,以其设立古城区;原怀仁县的行政区域划入山阴县。
1961年6月2日,撤销晋北专,恢复忻县专区和雁北专区,大同市改为省辖市。1964年10月31日,恢复大同县、怀仁县建制,隶属大同市。1965年7月14日,大同县、怀仁县划归雁北专区。1967年3月16日成立雁北区革命委员会,7月改称雁北地区革命委会,大同市由省辖改隶雁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2年3月9日,大同市复为山西省辖。1993年6月25日,撤销雁北地区,所辖大同等7县隶属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