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阳高县


[日期:2016-08-04]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3554次

【由来】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宣德元年(1426年)徙高山卫于此与阳和卫同治。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卫与高山卫合并,取2卫首字定名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升阳高卫为县。

【沿革】
       春秋时期,今阳高县地属代国。战国时期,赵襄子元年(前457年),赵襄子使人击杀其姐夫代王,进而吞并代国,地入赵国。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国北破林胡、娄烦,开地数千里,设置云中、雁门、代郡,并筑高柳城邑,属代郡。秦时,柳城邑仍属代郡。

       西汉初年,于今县境西南置平邑县,于县境南置参合县,于县境西北置高柳县,于县境东南置道人县,俱属代郡。新莽改平邑县为平胡县,改道人县为道仁县。东汉初年平胡县废,道仁复为道人县。于高柳县置高柳郡,并将代郡郡治由桑干迁至高柳。永元八年(96年)于平邑县故治置北平邑县,属代郡。东汉末年道人、参合、高柳3县俱废。

       晋废北平邑县,复置高柳县。北魏永熙二年(533年)于县置高柳郡,高柳县为郡治。北齐时,高柳郡、县俱废。太和十七年(498年),以雁、云、代地置恒州,领代、善无、梁城、繁畤、高柳、灵丘6郡,高柳郡领安阳(今阳原南部)和高柳2县。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境内置清塞军,以拒突厥。辽于今县城南10千米大白登镇置长青县,属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改白登县,以白登河流贯其间,故名,仍属大同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白登县为镇,隶属大同县。寻复置白登县,属大同路。

       明洪武初年,白登县废,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宣德元年(1426年)徙高山卫于此与阳和卫同治,属大同府。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卫与高山卫合并,取2卫首字定名阳高卫,仍属大同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阳高卫为县,隶属大同府。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全国废府、州、厅为省、县两级制,阳高县直属山西省政府。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雁门道,阳高县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撤销道一级政区,阳高县又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阳高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9日,日军侵占阳高县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成立“晋北政厅”,隶属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1日,“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公署”,下辖大同、阳高等13县。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高(阳高)原(原阳)同(大同)镇(天镇)区抗日政府。民国二十八年你(1939年)8月初,成立阳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晋区行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雁北军区四十八团一部及县大队收复阳高县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25日,国民党阎锡山军队进驻阳高县城,将阳高县划入第十行政督察区(驻大同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9日,在解放军的攻势下,驻阳高的阎锡山军队逃至天镇县,阳高县解放。隶属北岳区一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5日,北岳区与冀热辽区合并建立察哈尔省。北岳一专署改为察哈尔省雁北专区,阳高县为其所辖。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阳高县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58年11月3日,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11月21日,天镇县撤销,并入阳高县。1961年7月9日,恢复天镇县析出,恢复建制。1961年6月2日,撤销晋北专,恢复忻县专区和雁北专区;1967年3月16日成立雁北区革命委员会,7月改称雁北地区革命委会;1978年雁北革命委员会改称为雁北行政公署,此期间阳高县一直随属。1993年6月25日,撤销雁北地区行署,阳高县属大同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