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初为云中县属地,后析置浑源县,隶应州,因地处浑河源头,故名浑源。《寰宇通志》卷81载:浑源州“取浑源川为名”。
【沿革】
今浑源,夏商时属冀州。西周时属并州,春秋属代国。战国时期,赵襄子元年(前457年),赵襄子使人击杀其姐夫代王,进而吞并代国,地入赵国。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国北破林胡、娄烦,开地数千里,设置云中、雁门、代郡。今浑源县地属雁门郡。秦时,仍属雁门郡。
西汉置崞县(故治在今浑源县西二十里麻庄),繁畤县(故治在今浑源县北二十里),属雁门郡;又置平舒县,属代郡。后平舒县并入崞县,崞县属恒山郡。新莽时期,改崞县为崞张,改繁畤为当要。东汉初年,两县复西汉时旧名。东汉建武年间(25年—56年),废崞县,置常山关(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刘恒讳改名)。东汉末年,常山关、繁峙县俱废。
三国时,曹魏复置崞县,属雁门郡。西晋刘琨弃崞县予代王拓跋猗卢,徙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5县民于径岭之南。从此后侨置的崞县(北魏置崞山县)、繁畤已经不在今浑源境内。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年置太平县(治所在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今浑源县地属太平县。北周灭北齐后,改太平县为云中县。隋朝时,为避隋文帝父亲杨忠名讳,云中县改云内县,并移置今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西南。
唐代,析云中县地置浑源县,属应州,以浑河发源于县境得名。五代后唐改浑元县,属应州。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赂契丹,浑源县随州入辽。金灭辽,浑源属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为浑源州,治浑源县,隶西京路。
蒙古初年,改浑源县为恒阴县,因在恒山之阴,故名。至元四年(1267年)省县入州,隶属大同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浑源州属大同路。
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朔州、蔚州(河北蔚县,当时下辖一县广灵县)4州及大同(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河北涞源县)7县。
清初沿袭明制,至顺治九年(1652年),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2州和大同、天镇、阳高、怀仁、山阴、广灵、灵丘7县以及丰镇厅。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废府,改州、厅为县,浑源州改为浑源县,直属山西省政府。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雁门道,浑源县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撤销道一级政区,浑源县又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浑源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7日,日军侵占浑源县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成立“晋北政厅”,隶属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1日,“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公署”,下辖大同、浑源等13县。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南北山区均为抗日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成立浑源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冀晋五分区察南办事处冀晋行署雁北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先后属晋察冀边区政府二、五、一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将浑源县划入第十行政督察区(驻大同县)。10月12日,晋察冀军区四纵队四旅和雁北军区十二团围攻浑源县城,与守城日伪军激战后,浑源县城解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由浑源县城关镇改置浑源市,为县佐级市,属冀晋行署和一分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裁撤,改置为浑源县城关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21日,撤销晋绥边区,成立了晋西北区,归陕甘宁边区领导。下设五寨分区、离石分区、雁北分区、雁南分区,浑源县隶属雁北分区。8月9日,陕甘宁边区撤销,9月1日,山西省正式成立以后,浑源县归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浑源县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58年11月3日,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11月21日,广灵县撤销,并入浑源县。1960年1月7日,广陵县从浑源县析出,恢复建制。1961年6月2日,撤销晋北专,恢复忻县专区和雁北专区。1967年3月16日成立雁北区革命委员会,7月改称雁北地区革命委会;1978年雁北革命委员会改称为雁北行政公署,此期间浑源县一直随属。1993年6月25日,撤销雁北地区,浑源县划属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