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境内置榆次县。1954年4月9日,榆次撤县设市(县级)。1999年9月24日,撤销县级榆次市,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
相传榆罔帝统治的榆州地方,其中心是榆社,本县居于其次,故名榆次。另据《汲家周书》载“昔烈山帝榆罔之后,其国为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
【附加】
榆罔帝是炎帝八世,擅长种植榆树和利用榆树,他带领部族广种榆树,教人们食用榆树皮、榆树叶的方法,并利用榆树林遮挡风沙。他也建立了聚落的邦邑,春秋时期,人们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沿地带叫“榆次”。
【沿革】
西周初年,境域为华夏族和戎狄游牧部落杂居之地。春秋时期,属晋国领地。晋平公二年(前556年),晋平公将“昭馀祁”(今山西中部)作为食邑封给大夫祁奚,称为祁邑,范围包括晋中大部分地区。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国将祁邑分置为7县,于今榆次区西南陈侃村置涂水。战国初期,称为榆次,仍为晋国领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榆次归赵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置榆次县,属太原郡(治晋阳)辖。西汉初年,榆次县为代王恒领地。汉平帝时(1年~5年)榆次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王莽新朝时,榆次改太原亭,东汉建立后,恢复旧称,仍属太原郡。
三国时,榆次县归魏国并州太原郡统辖。晋代恢复分封制,榆次县属太原国(太原郡改),县城迁到祁城村,仍归并州统辖。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中都县治由平遥县迁榆次县境,中都故城和榆次县遂废。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中都县均隶属太原郡。
隋朝统一后,取消郡级建制,行州、县两级制。中都县属并州。隋开皇十年(590年)中都复名榆次,仍属并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榆次县属太原郡。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榆次县复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为太原府,县属未变。
五代十国时期,榆次县相继为晋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领属。州、县建置基本未变。北宋地方行政区划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榆次县属河东路太原府。
金灭北宋,金承宋制,设路、州(府)、县三级。榆次县属太原府。元代,榆次县为太原路直辖。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缘故,太原路改冀宁路,榆次县直属冀宁路。明,榆次县直属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清,沿袭明制,榆次县仍属太原府。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废府级建置,改州为县。榆次县直属于山西省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中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冀宁道,榆次县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废除道制,榆次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榆次县属第三行政主任公署(驻沁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4日,日军攻占榆次县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冀宁、河东、上党4道,榆次县属雁门道,初治榆次,后迁太原市。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1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榆次归太行二专区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30日,冀太联办撤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榆次(东)归太行二专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1日,榆次(西)也划归太行二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将榆次县划入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山西省政府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太原市及阳曲、榆次、徐沟、清源、晋源5县由省政府直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9日,阎锡山军驻榆次县第八总队及县长等人弃城北窜,榆次县城和平解放。榆次县解放后,恢复为原建置。7月19日,由榆次县部分地析置榆次市(县级)。7月2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相当于省级的太原区,下辖3个专区,榆次县属第三专区;8月15日,太原区改名为晋中区,榆次县仍属第三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榆次市撤销,并入榆次县。8月9日,山西省恢复建制,同时设阳泉专区。同年8月20日,阳泉专区改名为榆次专区,榆次县属榆次专区。
1954年4月9日,榆次撤县设市(县级),作为榆次专员公署驻地。1958年11月3日,榆次专区改名为晋中专区。1968年9月28日,成立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此期间,榆次市一直随属。1999年9月24日,撤销晋中地区和县级榆次市,设立地级晋中市,榆次市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