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春秋属鲁国称瑕丘,也作负瑕、负夏,刘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立兖州,治瑕丘。北宋大观四年(1110) 因瑕丘之名犯了孔子名讳而称为瑕县。政和八年(1118年)兖州改为袭庆府,治瑕县。金代,因“瑕”字有“疵”义,不吉,改瑕县为嵫阳县,以境内嵫阳山为名。同时废袭庆府,改设兖州,治嵫阳。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明成化七年(1471年)因鲁王城失火,以水压火,故改嵫阳县为滋阳县。1958年滋阳与曲阜合并,仍命名曲阜县,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1992年3月1日,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县级)。2013年10月18日,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
夏商周时,兖州为古九州之一,兖州之名,因兖水而得名。据《周礼》:“河东曰兖州。”兖州的“兖”字的意义是后人附加的。封其地为“兖”,是在春秋战国以后。此说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的纬书《春秋元命苞》云:“五星流为兖州。兖,端也,信也。”又云,“盖取兖水以名焉。”汉武帝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兖州,自此不改。
兖州的这个“兖”字,来源于兖水。兖水又称济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的王屋山中。《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按《清会典图》,河南怀庆府猪龙河,即沇水。上流为济水,济水分黄河南和黄河北两部分,后来由于水系变化,黄河下游占据了古济水水道。
兖水的兖字古代写作“沇 ”。在小篆里,“三点水”有时候可以写成“横水”而放在“允”字的上边,后为由篆书向隶书演化时,“横水”就变成了“六”,于是成为今天的“兖”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兖州……小篆作沇,隶变作兖,此同义而古今异形也。”
【沿革】
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三代皆有“兖州”,但所指有所不同,但大致济水与黄河之间应为古兖州的区域范围。
西汉武帝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兖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全国为十三州。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40里),下辖陈留、东 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今兖州属山阳郡)、济阳、东平八个郡国。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兖州辖区辖八个郡国,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鄄城县东)。
晋时,设兖州刺史部,辖濮阳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郡、济阳郡、任城国、高平国(治昌邑)八郡国五十六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划分为十九个州部,永嘉年间设立二十一个州部。兖州均为其中之一,初治廪兵,后移治郓城(今山东郓城西北)。晋惠帝末年(290年)。兖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到东晋元帝时便在南方设置了侨州、侨郡、侨县、侨乡等,兖州为侨州之一,治所设在京口(今江苏丹徒)。晋明帝太宁年间(323年—325年)以郄鉴为兖州刺史,寄居广陵(今江苏江部县东北)。康帝建元初(343年)寄治金城(今江苏宁县北)。穆帝永和(345年—356年)中侨治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淮西公太和(366年—371年)中又移治山阴(今江苏淮安),孝武帝太元(376年—396年)中还治广陵,并割江淮地区为兖川辖境,领十四郡。历史上称广陵之兖州为南兖州,而称北方郓城同时存在的兖州为北兖州。北兖州辖东平、高平、济阳、济北、任城等郡。
南朝刘宋初年,武帝刘裕平河南,又设兖州于滑台(今河南滑县),时称西兖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移治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苏铜山县),涉迁须昌(今山东东平县西涨 50里)。元嘉二十年(443年)把兖州区域分属徐州、翼州,其兖州旧地为鲁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复立兖州,治瑕丘(今兖州市),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年)治湖陆(今江苏沛县北),宋明帝泰始初(465年)移治瑕丘。齐、梁时,又设北兖州于清江,设南兖州于广陵。
兖州降北魏之后,侨治于淮阴,旧地兖州移治于滑台,后治瑕丘。时称瑕丘之兖州为东兖州,复曰兖州。而滑台之兖州则为西兖州。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西兖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年一525年)又移治谯城(今安徽亳州)。当时称兖州(瑕丘)、西兖州(滑台)、南兖州(谯城)为三兖州。东魏时设兖州于瑕丘,改置南兖州于陈留,西兖州于济阳(今山东曹县西北)o北齐时,改清江之兖州为淮州,广陵之兖州为东广州。
隋初沿袭前制,开皇三年(583年),“遂废诸郡,行州县之制”。大业二年(606年)瑕丘之兖州改为鲁郡,领十县。西兖州改为东郡,南兖州改为谯郡。唐高福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元朗部,置兖州。治所设在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七县。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辖兖、泰、沂三个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兖州为鲁郡,乾元年(758)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
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泰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后。到后周时期,因慕容彦超据兖州时反叛,遂降兖州为防御州,领六个县。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兖州升为大都督府。北宋大观四年(1110) 因瑕丘之名犯了孔子名讳而称为瑕县。政和八年(1118年)兖州大都督府改为袭庆府,治瑕县,录属山东东路,下辖瑕县(今兖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属济宁市)、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
金代,因“瑕”字有“疵”义,不吉,改瑕县为嵫阳县,以境内嵫阳山为名,滋阳山又名嵫山、滋阳山。同时废袭庆府,改设兖州,治嵫阳。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为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元朝设兖州,治嵫阳,隶属济宁路。宪宗二年(1252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复属济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隶济宁路总管府,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
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隶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明成化七年(1471年)因鲁王城失火,以水压火,故改嵫阳县为滋阳县,属兖州府。
清因明制,仍称兖州府,治滋阳,属兖沂曹济道,仍领四州二十三县。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沂、曹、济宁、东平四州直隶于省,先后割县十三,不再领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滋阳县属岱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岱南道改称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兖济道,滋阳县属兖济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废道制,滋阳县直属于省。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后增至为17个),滋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抗战胜利后。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滋阳。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和济南、烟台两市,滋阳县属鲁西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滋阳县属兖济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中共鲁西区党委在馆陶县成立,共领导7个地委,滋阳县属六地委。1941年1月设置鲁南行政区第二行署,后改为第四专署,专署先后驻滕县、滋阳(今兖州)。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中共兖济(后改嵫阳)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农村称滋阳县。同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鲁南行政区第四行署更名为尼山专区。
1950年5月撤销尼山专区,所辖区域分别划入滕县专区、临沂专区,滋阳县属藤县专区。1953年7月藤县专区改为济宁专区。1958年滋阳与曲阜合并,仍命名曲阜县,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隶属济宁专区。1967年3月成立“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2月17日,改为济宁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30日,济宁地区撤销,济宁市升为地级市,兖州县隶属济宁市。1992年3月1日,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县级),1992年9月19日,兖州市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10月18日,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