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春秋时,此地为鲁国棠邑。秦置方与县,唐宝应元年(762年),始改方与为鱼台,因城北有鲁隐公观鱼台,县以此名。
【沿革】
西周时期,境内为极国封地。春秋时期,改置棠邑,属鲁国。鲁隐公五年(前718年)春,鲁隐公到棠邑治所武棠亭观鱼。战国初期,境内置方与邑,属宋国。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境内置方与、湖凌二县,属薛郡。西汉,境内置方与、湖凌、囊三县,属山阳郡。东汉永平二年(59年)胡陆(即湖陵)、橐并入东平国。三国时期,方与属曹魏山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东晋改高平国为高平郡,胡陆、方与属之。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胡陆县裁撤,此后今鱼台县地只有方与一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方与县改属彭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方与县属金州。翌年,改金州为戴州,遂属戴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戴州废,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宝应元年(762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始改方与为鱼台。
五代十国,后梁时属兖州鲁郡,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属单州。北宋,鱼台县属京东西路单州。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改隶经州。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鱼台县并入金乡县,至元三年(1266年)恢复鱼台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鱼台县属徐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降济宁为州,升兖州为府,鱼台县遂属兖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属济宁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1月,废府设道,鱼台县属岱南道,翌年,岱南道改称济宁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兖济道,鱼台县属兖济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废道制,鱼台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济宁行政督察区。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后增至为17个),鱼台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抗战胜利后。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16日,日军侵占金乡县。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和济南、烟台两市,鱼台县属鲁西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鱼台县属兖济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相继诞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1日,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湖西专区。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复建鱼台县国民政府。是年9月,国民政府军占据鱼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鱼台全境解放,鱼台县国民政府结束。民国三十八(1949年)8月20日,冀鲁豫边区撤销,成立平原省,鱼台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被撤销,其所辖的湖西专区整体复归山东。1953年7月,撤销湖西专区,所属鱼台、嘉祥、金乡3县划归济宁专区。1956年2月,鱼台县并入金乡县,1964年7月,鱼台县恢复建制。1967年2月5日,济宁专区被地区造反组织夺权,成立了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济宁地区行政公署,金乡县属济宁地区。1983年8月30,济宁撤地设市,鱼台县隶属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