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1991年5月,南通市郊区更名为港闸区。名称源于这里的两个历史文化名镇——天生港、唐闸,建区时取名两镇名首字,为港闸区。
【沿革】
港闸区的前身是原南通市郊区,1991年5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南通县的陈桥乡、幸福乡和秦灶乡,原城区管辖的唐闸镇、天生港镇划郊区管理,将郊区所辖的任港乡、钟秀乡、八厂乡、狼山乡划归城区管辖,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参看“南通市”词条]
【附加】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南通人张謇[jiǎn] 考中状元,当上翰林院修撰,鉴于甲午战败,国事日非,为了实现“救贫”“ 塞漏”的抱负,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张謇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
唐闸俗称唐家闸,原为通扬运河上的一个水闸,因附近有一唐姓人家故名,该处水运交通方便,张謇创办纱厂时选为厂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