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潕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 。
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
【沿革】
秦昭王置黔中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为武陵郡。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元,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东汉监元县复称临沅,孱陆复称孱陵,建平郡复称武陵郡。
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将原汉寿县改名吴寿县,又在西部分零陵、充县地设溇中县、分孱陵县地设南安县、建立天门郡。两晋时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辖地区基本上无大变化,东吴时的吴寿县此时已恢复为汉寿县旧名。
南朝刘宋(420年—479年)时期,武陵郡所辖地区仍无大变化,只是武陵郡原隶属荆州改为隶属郢州(州治武昌县)。萧齐(479年—502年)时期,武陵郡治迁往沅陵,萧梁(502年—557年)时期,武陵郡治仍迁回临沅,并升武陵郡为武州。陈朝(557年—589年)时期,析原武陵郡所属中上游地区的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潕阳设置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区的临沅、沅南、汉寿、龙阳4县为武陵郡,郡治临沅。其间,陈太建七年(575年),曾将梁在武陵郡地区设置的武州改称沅州,下辖武陵、南义阳和南平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废陈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为朗州,并临沅、汉寿、沅南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设置之始。朗州辖武陵、龙阳二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朗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朗州。五代时期,梁开平二年(908年)升朗州为永顺军,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改为武顺军,同光元年(923年)改为武贞军,后改武平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升为朗州大督都府。
宋乾德二年(964年),军降团练,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朗州改称为鼎州。政和七年仍于鼎州置常德军。乾道元年(1165年),孝宗即位后将鼎州升格为“常德府”。领五州(鼎、澧、辰、沅、靖州)三县(武陵、桃源、龙阳),府治武陵县。南渡后增一县:沅江。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常德府安抚司,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总管府。常德路,领:武陵县,桃源州、龙阳州,州领一县:沅江。属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明朝常德府,即元常德路。属湖广行省,西吴龙凤十年(1364年)为常德府,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清朝仍为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南布政使司,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府治在武陵县。
民国二年(1913)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民国三年(1914年)5月置武陵道,驻常德县。民国五年(1916年)10月裁撤武陵道,常德县划归湘江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常德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立“第二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常德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调整行政督察区,第二区改称“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常德县、华容县、南县、安乡县、澧县、临澧县、石门县、慈利县和桃源县计9县,专署驻所未变。
1949年,在原第四行政督察区基础上设立“常澧专区”,1950年8月29日,常澧专区更名为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10月19日,自常德县析置常德市。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8县。
1988年6月,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