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以古地名命名。而襄阳的名字来源,据《荆州记》说“驾山而下谓之‘襄’”,襄阳城南岘山北麓的十里小河因而名叫“襄水”,襄阳城因此而得名。东汉应劭也这样解释说:襄阳“城在襄水之阳”。
另据《水经注·沔水》记载:“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南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又北,径檀溪,谓之檀溪……西去城里余,北流往于沔,一水东南出。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是水当即襄水也。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元和郡县图志》也明确记载:“(襄阳)在襄水之阳,故以为名。”
【沿革】
在上古时期,今襄樊市辖境跨荆、豫二州。西周时襄樊境内有邓国、鄀国、卢国、巳阝国、鄢国、罗国、谷城、阴国等众多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境内诸侯国先后被楚国所灭。襄樊以南50公里的楚皇城遗址,曾是早期楚国国都。
秦统一六国后,襄樊市境内设邓县(今市区北邓城遗址)、山都(今襄阳县西北)、酇县(今老河口)、鄀县(今宜城东)、鄢县(今宜城南)、巳阝县(今宜城北)等县级政区建置。其中酇、邓、山都三县属南阳郡;其余各县属南郡。今保康秦时未建县,属汉中郡辖区。
汉代沿袭了秦代的行政建制。今襄樊市境内,西汉时仍属南郡和南阳郡。南郡置襄阳县、宜城县(故鄢国地)、巳阝县、鄀县、中卢县;南阳郡置酇侯国、阴侯国、筑阳县(今谷城)、山都县、邓县、蔡阳县、舂陵侯国(今枣阳南)。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置十三部刺史,作为流动巡察该部辖区吏政的巡察官。南郡、南阳郡均属荆州刺史部。保康属益州刺史之汉中郡。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牧,州的首府从湖南汉寿迁到襄阳,使襄阳由县级治所成为州级治所,辖区包括今湖北、湖南2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4省(区)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襄樊辖境属魏荆州。境内分属襄阳、南阳、南乡、新城四郡。襄阳郡治襄阳,领襄阳、中卢、宜城、鄀县、山都、临沮7县(今宜城、南漳及襄阳南部、远安北部)。邓县、蔡阳、安昌、随县、平林(随州市东北)5县属南阳郡。酇县、阴县、筑阳3县属南乡郡。保康属新城郡房陵县。
西晋统一后,共设19州,襄樊辖区分属荆州之襄阳、义阳、顺阳、新城、南郡等5郡。荆州治所初在襄阳,后徙治江陵。东晋、宋、齐、梁、陈时期,侨置了一些州郡县。在襄阳先侨置梁州,又侨置雍州。雍州领京兆、始平、扶风、河南、广平、义成、北河南7侨郡。东晋宁康元年(373年),以朱序为梁州刺史,镇守襄阳。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将荆州北部地区划给雍州管理,治所襄阳,领襄阳等17郡。郡辖范围都很小:襄阳郡辖襄阳、中卢、巳阝3县;今枣阳境内置新野郡、河南郡;今襄北、襄西置顺阳郡、京兆郡;今谷城、老河口置广平郡、义成郡、扶风郡;今宜城、南漳置南天水郡、冯翊郡、华山郡。今保康属梁州新城郡房陵县。齐永泰元年(498年),萧衍为雍州刺史,治襄阳。东昏侯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襄阳,建立梁王朝。侯景之乱后,襄樊地属北朝西魏、北周,所立州郡县多而杂,朝置暮改,屡分屡合。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襄阳为襄州治所。大业初年,又改州为郡。今襄樊市域置有襄阳郡、舂陵郡、汉东郡。襄阳郡治襄阳,领10县。舂陵郡治枣阳,领6县,其中舂陵、枣阳、蔡阳、清潭4县在今枣阳市内,湖阳、上马2县在今河南唐河县内。今保康县为房陵郡永清县。
唐代,今襄樊市分属襄州、唐州、随州。襄州治襄阳。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分全国为10个“道”,襄樊市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襄樊市属山南东道,“道”治襄阳。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襄阳设山南东道采访使,到乾元元年(758年)在襄阳设山南东道节度使。
北宋初仍因唐制,分全国为13“道”。乾德年间设“路”,负责为京城征收和转运财赋,与“道”并存。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废“道”存“路”,“路”遂成为一级政区。今襄樊市域属京西南路,“路”的治所设襄阳,辖金州(州治今陕西安康)、均州(治均县)、邓州(治河南邓县)、唐州(治河南唐河)、随州(治随县)、郢州(治钟祥)、襄州(治襄阳)、房州(治房县)及光化军(治老河口西北,当时置乾德县)。宣和元年(1119年),改襄州为襄阳府,领襄阳、邓城、谷城、宜城、南漳、中卢6县。北宋末年,黄河流域沦入金人之手,襄阳成为南宋边防重镇。
南宋时,襄阳仍为京西南路治所,辖均、房、随、郢4州及襄阳府和光化军(“军”相当于“县”)。今襄樊市域为当时的襄阳府、光化军和房州东部辖境。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率兵攻襄阳,讨伐金襄阳守将李成并打败李成,收复襄阳。咸淳三年(1267年),元军攻打襄阳,围城5年始破,是我国古代攻城战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
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襄阳府为襄阳路。其时襄阳路属河南行省,是二级政区。路治襄阳,辖襄阳、南漳、宜城、光化、谷城、枣阳6县及均州、房州2州(均州领武当、郧县2县,房州领房陵、竹山2县)。
明初,全国仍袭元代行省制,襄樊市辖境由原属河南行省改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今襄樊市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湖广行省,简称湖广省),设襄阳。成化十二年(1476年),襄阳府分为襄阳府和郧阳府。襄阳府仍领均州及襄阳、谷城、宜城、南漳、光化、枣阳1州6县。
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河南、湖北两个省。襄阳府隶湖北省,仍领均州、襄阳、谷城、宜城、南漳、光化、枣阳1州6县。保康县当时归郧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湖北省分为江汉、襄阳、荆南3道(民国十年析荆南道增置施鹤道)。襄阳道尹公署辖区为清代之襄阳、安陆、郧阳3府及荆门州,治所在襄阳。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党政府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成立,湖北省分为11个(1937年合并为8个)行政督察区,今襄樊市为第八区(1937年改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光化、保康7县,治所在襄阳,并为公署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湖北省政府鄂北办事处在老河口成立,辖第三、五、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湖北省政府鄂北办事处改为湖北省政府鄂北行署,治所老河口。
期间,民国十六年(1927年)成立中共鄂北特委,辖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组为豫鄂边临时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宜城新街建立襄枣宜苏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成立豫鄂边行署,设鄂北办事处,领导随枣地带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置鄂北行署。
1953年,襄阳和郧阳两个区专员公署合并为襄阳区专员公署,公署设襄樊市。1965年,襄、郧两个专署分设。1979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并析随县、光化置随州、老河口两个县级市,改襄阳专员公署为襄阳地区行政公署,辖6县2市。1983年,襄阳地区和襄樊市合并,撤销襄阳地区行政公署,成立新的以市管县的襄樊市。1994年,随州市从襄樊市划出,成为省辖计划单列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改名为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