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佛山古称季华乡。相传在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398年),剡宾国(今克什米尔)有位名叫达毗耶舍的三藏法师,渡海来到佛山搭棚寮讲佛经,还在塔坡岗上草建塔坡寺。达毗耶舍回国以后,寺因日久失修而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628年),乡人在基建中掘出3尊小铜佛像,可能就是寺内原祀的佛像,遂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唐代尊崇佛教,于是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并刻石为记。
【沿革】
佛山古称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
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越地。秦、汉时期,现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晋代,禅城称“季华乡”。
隋开皇十年(590年),从番禺县分置南海县,因旧置南海郡得名。唐贞观二年(628年),季华乡改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五代十国时佛山、顺德属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
明景泰三年(1452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①,属南海县。同年,置顺德县,意为“顺天威德”。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置高明县,因原有高明巡检司而得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置三水县,意为“三水合流”。
民国元年(1912年),于佛山镇设立南海县衙。民国十三年(1924年)设立佛山市政厅,民国十六年(1927年)因贪污腐败而撤销。民国廿三年(1934年)改名佛山特别区,属下六个乡公所。民国廿七年(1938年)佛山沦陷后伪日时期。民国卅四年(1945年)抗日胜利后,撤销佛山特别区,改六乡为三镇。民国卅五年(1946年)设南海县府,撤三镇为佛山镇。
1949年10月19日,高明县全境解放,高明县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10月29日,佛山军管会成立,并接管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也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军事管制。1951年1月12日,设立佛山市(指现城区);1958年设立佛山专区,辖佛山、江门、石岐3市和中山等13县;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辖14个县(市);1983年6月开始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辖城区、石湾区两个区和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高明市四个市。2002年11月18日,佛山市实行区划调整,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
【注释】
①忠义乡由来:
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起义军围攻广州,佛山水路居省会广州的上游,故分兵先攻佛山。地方官闻讯惊惶,无计可施,经查访,得知冼灏通颇受乡人敬重,极具号召之力,立命他为乡长,捍城守卫,听其计策。冼灏通为保乡梓,义不容辞,率四弟三子首倡捍城,得梁广、梁茂善、霍伯仓等二十一名乡绅呼应,于佛山祖庙议事定策,组织乡勇(后称忠义营)竖木栅、挖壕沟、备器械,以兵营制分佛山为二十四个铺区,各铺街道建闸,首尾联防。冼灏通出储粮为饷,且战且守,黄萧养围攻佛山半年不下。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在佛山祖庙右侧建立“忠义流芳祠”,使忠义之名流芳百世。并赐佛山地名为“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