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文章内容

曲靖市


[日期:2014-04-02]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782次

【由来】
       现在的曲靖地区,并非唐代的曲州和靖州沿袭而得名,早在东晋时期即有曲靖之称。

       西晋泰始六年(270年),晋王朝把南中七郡中的云南、兴古、建宁、永昌四郡划出,建立宁州。但宁州并不安宁,各部互相争战、吞并,最后均为爨氏所灭,爨氏政权建立后,改宁州为曲靖州,以求爨氏政权稳定,不再出现战乱。曲者,部曲也;靖者,安定也。

       但中央政府仍称此地为宁州,北魏梁天监十四年(515年),又改称南宁州。唐天宝时,南诏吞并爨区,南宁州废,此地被称为曲靖州,但不是行政建制。五代、宋朝此地遂没于蛮,仍称曲靖州。元宪宗六年(1256年),设立磨弥部万户。至元八年(1271年),改为中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曲靖路总管府。明、清称曲靖府。

【沿革】
       曲靖市辖境,春秋战国时为“靡莫之属”。战国末年,楚将庄跻入滇,建立滇国。现曲靖是为滇国所属的劳浸、糜莫等部落。秦曾谴常额由巴蜀向曲靖方向修筑“五尺道”。

       西汉通西南夷,设置郡县。本市大部分属益州郡,少部分属犍为郡和牂牁郡。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降都督于味县,统管“南中”(今云南全境,川南、黔西一部)地区。

       西晋泰始六年(270年)八月,分建宁、云南、永昌、兴古四郡设宁州,味县为宁州和建宁郡治。

      梁天监十四年(515年),北魏夺取了梁朝的益州,并招徕南中,实际控制宁州的爨氏家族马上投效,于是爨云被任命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宁州刺史同乐县侯”。由于当时还有一个宁州(在彭元郡,今甘肃宁县),因此改梁朝归附的宁州为南宁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建宁郡,存南宁州,并设总管府,味县为南宁州总管府治所。 隋及唐初,先后置曲州、郎州、盘州、南宁州。自梁至唐初为爨氏所依。唐天宝七年(748年),今曲靖市辖境由南诏拓东节度使控制。宋大理国时期,设石城郡,统磨弥等10余部。

       元宪宗六年(1256年)立磨祢部万户,至元八年(1271年)改为中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曲靖路,改石城为南宁县,治所南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为曲靖府,治所南宁。清代仍因之旧,并以寻甸府地属之。雍正初年“改土归流”,雍正五年(1727年)从沾益分设宣威州,东川府(今会泽)从四川划归云南,雍正八年(1730年)置迄东道,治所先设于寻甸后迁南宁(曲靖)。康熙元年至三年(1662年-1664年),曲靖曾为云南省治,云南总督驻曲靖。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南宁县改称曲靖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第二区行政督察公署,驻曲靖县。

       1950年3月设曲靖专区,专署驻曲靖县。辖曲靖、沾益、宣威、平彝、马龙(驻通泉镇)、嵩明(驻嵩阳镇)、寻甸(驻仁德镇)等7县。1954年原宜良专区所属宜良(驻匡远镇)、陆良、罗平(驻罗雄镇)、师宗(驻丹凤镇)、泸西、路南6县划入曲靖专区。宣威县改称榕峰县(驻榕城镇);平彝县改称富源县(驻中安镇);曲靖专区辖13县。

       1957年3月26日由路南县改设路南彝族自治县;同年寻甸县改设寻甸回族自治县(驻仁德镇);曲靖专区辖11县、2自治县。1958年撤销沾益县,并入曲靖县。1959年榕峰县恢复原名宣威县。1960年撤销马龙县,并入曲靖县;撤销师宗县,并入罗平县;撤销泸西县,并入弥勒县;撤销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县;撤销寻甸回族自治县和嵩明县,合并设立寻甸县(驻仁德镇)。

       1962年恢复马龙(驻通泉镇)、师宗(驻肇民镇)、嵩明(驻嵩阳镇)3县;曲靖县由城关镇迁驻沾益镇,曲靖专区辖10县。1964年10月原属东川市的会泽县划入曲靖专区,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1965年恢复沾益县(驻沾益镇);曲靖县由沾益镇迁驻环城镇。

       1970年曲靖专区改称曲靖地区。1979年寻甸县改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83年10月,曲靖、沾益撤县合并组建曲靖市,宜良、路南、嵩明3县划归昆明市。1997年5月6日,撤销曲靖地区和县级曲靖市,设立地级曲靖市,原县级曲靖市设立麒麟区和沾益县。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