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网站首页 >> 日常词解 >> 文章内容

酒的别称及其由来


[日期:2018-07-25]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3271次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人们在营救赞酒的同时,总要给缩影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而定,如欢伯、杯中物、金波、秬[jù]鬯[chàng]、白堕、冻醪[láo]、壶觞、壶中物、酌、酤、醑[xǔ]、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糵[niè](亦作麴糵、麯櫱)、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bō]若[rě]汤、清圣、浊贤等等。

 
古代酒文化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被称为欢伯。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多用杯子盛酒而得名。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

       “秬鬯”,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

       “白堕”,是南北朝时一个善于酿酒的人,叫刘白堕,后人借此指代酒。

       “冻醪”,秋后酿造、越冬后春天饮用的酒。

       “壶觞”,壶,指酒壶;觞,指酒杯。都是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

       “酌”,原指用勺子舀酒的动作,后指饮酒,进而指代酒。

       “酤”,本意是指一夜酿成的酒。

       “醑”,在有多个拐口(沉淀口)的流水槽中流动的粗酒(含渣滓的酒)。

       “醍醐”,“醍”字早在周代已出现,指一种红色的酒,也作“粢醍”。后梵文佛经中manda(精髓)译作“醍醐”,受其影响,也用醍醐代指美酒。

       “黄封”,宋代官酿之酒,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

       “清酌”,也作“清酒”,古人祭祀用的酒。

       “昔酒”,据《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事酒,有事而饮也; “昔酒”,无事而饮也;

       “缥酒”,指浅绿色,略带微白的酒。

       “青州从事”和“平原督邮”,源于魏晋时期,桓温手下的一个主簿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好酒力一直达到脐部。把差的酒叫做“平原督邮”,因为平原郡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差酒的酒力只能到达胸腹之间。

       “曲糵”,“曲”同“麯”,指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

       “糵”,原指生芽的米,也指“酒麯”。这是用酿酒的技术方法来指代酒。

       “茅柴”,亦作“茆柴”,对劣质酒的贬称。

       “香蚁”和“浮蚁”,因酒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绿蚁”和“碧蚁”,指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

       “天禄”,据《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

       ”“椒浆”,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解释为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

       “忘忧物”和“扫愁帚”,均指酒,因其能帮人去除烦恼忧愁。

       “钓诗钩”,酒的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

       “狂药”,言有些人醉饮之后,亦癫亦狂,故名。

       “酒兵”,据《南史·陈庆之列传·陈暄》:“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后因谓酒为"酒兵"。

       “般若汤”,是少林寺和尚称呼酒的隐语。

       “清圣”和“浊贤”,据《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汉末因饥荒禁酿酒。饮酒者讳言酒,谓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后遂以“清圣浊贤”为酒之别称。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