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三门峡市


[日期:2016-11-20]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168次

 【由来】
       1956年4月,从陕县划出会兴镇区建立三门峡工区。9月,三门峡工区更名为洛阳专员公署三门峡办事处。1957年3月26日,建立三门峡市(地级)。1961年10月,三门峡市降为县级市,隶属洛阳专区。1986年1月18日,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黄河中游凿开“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沿革】
       周灭商,封邦建国,封虢国、焦国于境内,尔后成为西周初两大统治区域的分界线,"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春秋时期,虢国为晋国所灭,地归晋有。战国时期,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得新安(今义马市和渑池县东部地区),魏得渑池县、陕县(含湖滨区)、灵宝县及卢氏县部分地区。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国置三川郡,市辖区属之。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市辖区属之。元鼎四年(前113年)置弘农郡,领治11县。新朝始建国年间(9~13年),弘农郡改称右队。地皇二年(21年),湖县(原属京兆尹)归右队。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右队复称弘农郡,领9县。郡属司隶校尉部。

       三国,魏文帝曹丕受禅后,避汉献帝讳,改弘农郡为恒农郡,领9县。西晋时期(265年~317年)改恒农为弘农郡,领6县。卢氏县、陆浑县、新安县3县他属。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朝刘宋将军薛安都北伐,在弘农设置弘农郡,领弘农县、宜阳县、卢氏县、陕县、曲阳县、渑池县。少帝景平初(423年)郡被北魏攻克。北魏,在卢氏县置有汉安郡;弘农郡名改为恒农郡,以避献文帝拓跋弘名讳。太和十一年(487年)郡治由恒农迁到陕城。领陕中县、北陕县和崤县,郡属陕州。太和十一年(487年)设渑池郡,领俱利、北渑池二县,郡属陕州。太和十四年(490年)设置朱阳郡,领朱阳、黄水二县,郡治黄水,孝昌二年(526年)郡省。正始二年(505年)置石城县,不久升为郡,领同堤一县,郡属陕州。永熙三年(534年),设置西恒农郡,领弘农一县,郡属陕州。

       西魏大统二年(536年)再置朱阳郡,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废。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在湖城县置阌乡郡,领阌乡一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义宁元年(617年)置弘农郡,领弘农、卢氏、朱阳、长泉4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弘农郡为陕州,领陕、硖石、灵宝等8县;置虢州,改凤林郡为鼎州,贞观八年(634年)废鼎州入虢州。虢州领弘农、卢氏、阌乡、玉城、朱阳、湖城6县。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市辖区属镇国军和保义军。宋(960年~1279年)时,陕州领有陕、灵宝、湖城、阌乡等7县;虢州领有卢氏县、虢略县、朱阳县等4县。

       金贞元二年(1154年)割虢州为陕州支郡,各领县如旧。升渑池县为韶州,领利津一县。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废韶州为县。陕州属河南府路,领有5县。废虢州。

       明代(1368年~1644年),陕州领有阌乡县和灵宝县,州属河南府。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升陕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领有卢氏县、灵宝县和阌乡县。州属河陕汝道。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陕州直隶州为陕县,设立豫西道,治所驻陕县。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西道改为河洛道,市辖区属河洛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各县直属于河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全省设立11个行政督察区,陕县属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陕县),管理陕县、灵宝、阌乡、卢氏、新安、渑池、洛宁7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发动“河南战役”,向河南正面战场发动进攻。5月9日,日军第1军第69师团一部从渑池县北的南村和西北的白浪渡过黄河进入渑池,12日攻陷渑池县城,18日占领陕州城。20日占领卢氏县城。6月11日,阌乡县城沦陷。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河南(豫西)第二专员公署,公署下辖有渑池县、陕县等5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日民主政府撤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豫鄂陕第四专员公署成立,辖有卢灵洛县、卢嵩县、卢灵县、卢洛(南)县、卢洛(宁)灵县、栾川县等县政府。12月,卢灵洛县政府改为卢(氏)灵(宝)洛(南)中心县政府,辖卢嵩(县)、卢灵(宝)、卢洛(宁)和栾川4个县政府。四专署隶属豫鄂陕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豫陕鄂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陕县、灵宝县、卢氏县和阌乡县4个县政府。专署隶属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豫陕鄂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陕南一专署,下辖卢氏县、灵宝县、阌乡县、栾川县4个县政府,专署隶属陕南行政公署。7月,陕南一专署更名为豫西七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又更名为豫西三专署。均属豫西行政公署领导,下辖卢氏县、灵宝县、阌乡县、陕县等5个县政府。3月,豫西三专署改称陕州专员公署,隶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河南省人民政府。专署辖卢氏县、灵宝县、阌乡县、陕县、渑池县等7个县政府。

       1952年4月,陕州专员公署与洛阳专员公署合并,称洛阳专区。1956年4月,从陕县划出会兴镇区建立三门峡工区。9月,三门峡工区更名为洛阳专员公署三门峡办事处。1957年3月26日,建立三门峡市(地级),原洛阳专员公署三门峡办事处同时撤销。1959年10月1日,陕县归三门峡市领导,保留县建置。11月,陕县并入三门峡市。1960年1月7日,撤销陕县建置,将原陕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三门峡市。

       1961年10月,三门峡市降为县级市,隶属洛阳专区。1962年3月27日,恢复陕县建置。1968年1月,洛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洛阳专署,三门峡市隶属洛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7月1日,洛阳地区革委会撤销,改称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属之。1986年1月18日,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原洛阳地区的渑池、陕县、灵宝、卢氏4县划归三门峡市管辖。义马市由三门峡市代管。1993年5月12日,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

【注释】
       ①北魏(396年~534年)时期在卢氏县置有汉安郡。西魏(535年~556年)置有义川郡,郡属义川州,开皇元年(581年)郡废,开皇三年(583年)义川州改称虢州,大业三年(607年)州废为县,属河南郡。

       ②栾川县政府实际成立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