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义马市


[日期:2016-11-06]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257次

 【由来】
        约于西汉以前,此地形成村落,称艺麻村,因村东种麻甚多,故名。隋末唐初,秦琼领兵打仗,路过此村,并在此饮马,后“饮”演为“义”,故名“义马村”。另一说,本为驿马,义马由驿马而得名。1970年1月27日,析渑池县地成立义马矿区。1981年4月4日,在义马矿区设立义马市(县级)。

【传说】
       义马市名来自义马村名。义马村原名艺麻村,村东地种麻甚多,称东麻地,艺麻村因麻而得名。。

       村中有古槐一棵,俗称老槐树,胸径7米左右,1984年枯萎倒下,村民流传歌谣说:“老槐不可抱,古槐装里摇三摇,欲知老槐寿几何,一问刘邦便知晓。”古槐指敬德勒马所看陕县观音堂七里古槐,言义马老槐树比七里古槐更老。

       宋太宗三年(997年)涧河发大水,洪峰滚出河道冲淹了艺麻村南半部,淹到老槐树时,水势渐弱,开始回落。村民认为老槐树抵挡了洪水。人们观察树冠,发现有三股枝繁叶茂,似奔马轮廓。村中便传说洪水淹到老槐树时,有三匹白马迎洪水而上,化作三条白龙,逼河水退回,保住了村庄。以后又传说为“义马救村”,人们在树下建白龙庙祭祀槐神,村名也由这时起逐渐演变为义马,艺麻村名渐被取代。

【沿革】
       今义马区域属古虢国莘地,秦始设新安县,属三川郡。汉代,新安县属弘农郡,治所西距今渑池城8公里。三国魏,新安属恒农郡(为避灵帝刘宏讳,弘农改为恒农)。

       西晋,新安属河南郡。北魏,新安属渑池郡,孝文帝孝昌三年(527年)置西新安县。今义马市在隋以前属新安县辖区,县城治所在今中心市区西南部下石河村一带。

       隋大业元年(605年),西新安县划入渑池县,渑池县治所遂移驻新安故城。大业十二年(616年)渑池移治大坞城,后新安故城为新安驿。义马一带一直归渑池县境。

       唐贞观二年(628年),渑池县更名为天池县,治双桥,隶属河南府。五代十国时期及宋代,复名渑池县,仍隶属河南府。金兴定元年(1217年),置韶州,治沔池(由渑池改),元至元八年(1271年),废韶州,沔池复名渑池,隶属河南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渑池县划归陕州。义马区域一直为渑池县辖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渑池复归河南府。清初沿袭明制,清雍正十一年(1733)渑池县再隶陕州。明清时期,渑池全县编为30里,后并为25里。义马市所属村庄,当时分属东一里(石河、礼召、马岭、裴村一带)。东二里(傅村、石门、茂岭一带),东三里(千秋、三十里铺、河口、梁沟、二仙洼一带)和南二里(义马,常村、程村、霍村、石佛、方沟一带)。

       民国二年(1913年)2月,设立豫西道,渑池县属豫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西道改为河洛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渑池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全省设立11个行政督察区,渑池县属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陕县)。划渑池全县为六区,今义马市区分属于第三区(区政府设笃忠),第四区(区政府设仁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区设乡镇,渑池原三、四区合为新二区(区署设常村),辖有现义马市大部分地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废区设署,渑池全县划为11乡镇,现义马市区分属常村乡和千秋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义马市区域分属于渑池县第三区(区政府设笃忠)和第四区(区政府设仁村)。1951年渑池县增设千秋为第七区,辖有现义马市全部地区。1956年撤区并乡,现义马市大部分地区属渑池县千秋镇,一部分地区(石佛一带)属洪阳中心乡。1958年实现公社化,义马地区成立千秋人民公社和义马矿区人民公社。1963年石佛、千秋两社合并为千秋人民公社,同年12月划出义马、常村、三十里铺三个大队成立义马镇。1968年千秋公社与义马镇合并为义马公社。

       1970年1月27日,成立义马矿区,辖有原渑池县义马公社的石佛、马庄、南河、常村、河口、苗元、程村、湾子、霍村、义马、千秋、礼召、二十铺、马岭、裴村、郭庄、傅村、石门、梁沟、三十里铺等20个大队,归洛阳地区革委会领导,分设千秋公社、常村公社和义马镇。1981年4月4日,在义马矿区设立义马市(县级),由洛阳地区代管。1986年1月18日,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义马市(县级)改由三门峡市代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