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文章内容

朔州市


[日期:2016-06-18]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3102次

【由来】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将朔州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于新城(今朔城区南梵王寺村北),正式以今朔州之地始置朔州。朔,古义为“北方”。

【沿革】
       夏朝时期,这里活动的北方民族仍称薰鬻(《史记》写作荤粥);商朝时期,这里活动的北方民族称土方。朔地是晋国的北部,这里是戎狄民族游牧活动的地方。晋悼公时,兼并了部分游牧于山西北部的戎狄部落;

       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史称“三家分晋”,即“三晋”之源)。山西北部归赵国统治。起初,这里为代国(今河北蔚县附近及雁北地区),后并入赵地。赵武灵王时,彻底击败了三胡(林胡、楼烦和东胡)势力,把夺得的地盘置为雁门、云中、代郡,雁门郡原来主要为楼烦民族活动的地区,今朔州大地当时便属于雁门郡,治所可能在今右玉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废分封,立郡县。朔州地属雁门郡和代郡。代郡治代(河北蔚县),在今朔州地区只辖班氏(怀仁县马辛庄乡附近,古称去留城)一县。雁门郡治善无(今右玉旧城关),辖善无、马邑、平城(大同)三县。

       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朔州地属雁门郡和代郡。雁门郡治善无(今右玉),辖14县,在今朔州境内的有善无、沃阳(右玉县北)、中陵(右玉威远西南8里)、马邑(朔城区)、剧阳(应县西北,在今怀仁日中城)、汪陶(山阴城东)、阴馆(朔城区夏关城)、楼烦(朔城区南部,今梵王寺村西)、繁峙(应县城东,今张寨村北)、埒(应县西南)。代郡治代(河北蔚县),在今朔州地区只辖班氏县(今怀仁马辛庄附近,古称去留城)。

       新莽时期,将雁门郡改为填狄郡,属县善无改为阴馆,繁峙改为当要,剧阳改为善阳,埒县改为填狄亭,马邑改为章昭,中陵改为遮害,阴馆改为富代,班氏改为班副。王莽改制激起了农民起义,安定(宁夏固原县)人卢芳联合匈奴,占领了雁门等5郡。

       东汉初,卢芳投降汉朝,雁门等五郡之地又归汉朝,并恢复了原有的县名。建武二十七年(51年),定襄郡治所由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南部移治善无(今右玉旧城),省沃阳县,另将善无、中陵二县划入定襄郡,雁门郡治所由原来的善无迁到阴馆(朔城区夏关城),朔州地属定襄郡、代郡和雁门郡,三郡均受并州刺史监察。 定襄郡的属县有:善无、桐过(内蒙清水河西)、武成(清水河北)、骆(清水河南)、中陵(右玉威远西南8里)。 雁门郡的属县有:阴馆、繁峙、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浑源县西北“古城洼”)、平城、埒、马邑、卤城(西汉属代郡)、广武(西汉属太原郡)、原平(西汉属太原郡)。 代郡的属县,在今朔州地区仍只有班氏一县。

       东汉末年,战祸频繁,中原大乱,朔州地区因受外族乌桓、鲜卑、羌人骚扰,故郡县完全荒废。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忻州市),朔州地属新兴郡。

       三国时,朔州均属魏地。雁门郡辖7县,在今朔州境有汪陶、繁峙、阴馆、楼烦。新兴郡(忻州) 辖6县,在今朔州境只有马邑1县。

       西晋初年,朔州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郡治仍在广武,其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代县东)、藿人(繁峙代堡)、繁峙、原平、马邑。永嘉四年(310年),晋怀帝封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以代郡封其为“代公”,猗卢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为由,迫使晋室将当时雁门郡所辖陉岭(句注山或雁门山)以北的楼烦、马邑、阴馆、繁峙、崞等五县居民徙到雁门关以南,雁门关以北之地划归拓跋部。猗卢进驻马邑后,于永嘉六年(312)在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称为小平城,

       北魏,朔州地属京畿或京郊,为北魏王朝的腹心之地。北魏于首都平城所设之州称司州,由司隶校尉管辖,统辖京城周围郡县。在今朔州境内的郡县先后有:善无郡,治善无(右玉城),领善无、沃阳(右玉城北)二县;平齐郡,治平齐(阴馆故城之西),领怀宁(朔城区东北)、归安(朔城区东)二县;繁峙郡,治繁峙(应县张寨村北,东魏天平二年侨置郡、县于秀容郡界),领繁峙、崞山(浑源西)二县;神武郡,领尖山、殊颓二县,治尖山(今朔城区 神武村);桑干郡,治桑干(在今朔城区神头镇西影寺村),孝昌中废。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平城改为恒州,原司州所辖郡县,归恒州所辖,今朔州地当然亦归恒州所辖,北魏分为东魏、西魏后,朔州地归东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朔州地归北齐。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改恒州为北恒州,仍辖原恒州郡县。天保六年(555年)将朔州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于新城(今朔城区南梵王寺村北),正式以今朔州之地始置朔州,为区别东魏侨置朔州,称北朔州。武成帝太宁中在北朔州置北道行台,所辖郡县有:广安郡,治招远,领招远县(州郡县治所皆在原马邑,今朔城区),广宁郡(由桑干郡改),长宁郡,齐德郡,改神武郡为太平郡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部,升北朔州为朔州总管府,仍治马邑城。下辖广安郡,治招远(原马邑城),长宁郡,治长宁(朔州境),广安郡领招远、神武(朔城区东南之神武村)等四县(另二县不在朔州境)。长宁郡领长宁等二县(另一县不在朔州境)。

       隋初,朔州总管府辖二郡三县,广安郡领招远、神武(朔城区神武村)二县,长宁郡领长宁(朔县境)一县。大业元年(605年)废朔州总管府。大业二年(606年)改朔州置代郡。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为马邑郡,治鄯阳(改招远为鄯阳),辖鄯阳、神武、云内、开阳(由长宁改)。其时,马邑郡之境域,南起宁武,北至丰镇,西起五寨、偏关,东至蔚州,恒安镇(大同)也隶属于马邑郡之云内县。

       唐代,马邑郡改为朔州,属河东道管辖。唐代在边境一带设置节度经略使(起初,只管军政),朔州地属河东节度使管辖,在朔州地设置有:大同军、静边军(今右玉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又置马邑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朔州又改为马邑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朔州,治所鄯阳,属县有鄯阳。马邑二县。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设在今内蒙金河县的振武军被契丹占领,因此徙治于朔州。朔州置振武军后,马邑亦置兴唐军。李嗣源生于应州,因此,于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在应州置彰国军。同年,于兴唐军置寰州,治所寰清县(兴唐军、寰州、寰清县均在朔城区西影寺村东)。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唐,拜契丹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建后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遂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朔州、寰州、应州均在其中。

       辽代全国设置五个道: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其中西京道设在大同,下辖大同府,大同府领七县二州。其中只有怀仁县和云中县西部(今右玉县)在今朔州地。西京道所辖的州分为两个级别,有县级州,有节度州,节度州与府为同一级别。其时的应州和朔州即为节度州。应州彰国军,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阴(山阴)三县。朔州顺义军,治鄯阳(今朔城区),统三县一州:鄯阳、马邑、宁远(五寨东北朔城区西80里); 武州宣威军,治神武(五寨县大武州村),领神武一县。

       宋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发动第二次对辽战争,连克寰(马邑)、朔、应、云(大同)诸州,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宣和五年(1123年)宋金联盟攻辽,并预置了版图:云中府路,治云中府(大同),统云中、神武、应、朔、蔚(蔚县)、奉圣(新保安)、归化(呼市)、儒(永宁县)、妫(延庆县)等州,合称“山后九州”,但后来因金人失约,朔州等地旋为金人所取。

       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灭北宋后,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朔州地归西京路所辖。其时,西京路辖二府(大同府和德兴府)、七节镇州、八刺史州、三十九县。西京路设在大同,大同府辖七县三镇,其中只有怀仁县和安七疃镇(今怀仁安宿疃村)以及云中县西部(今右玉县)在今朔州地。西京路下辖的应州和朔州为节镇州,与府为同一级别。应州,彰国军节度使,治金城(今应县),属县有金城、山阴(由河阴县改)、浑源(后升为浑源州)三县。朔州,顺义军节度使,治鄯阳(今朔城区),属县有鄯阳、马邑(后升为固州)、广武(今山阴县旧广武村)三县。

       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路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一领事是录事司,设在大同,属县五,怀仁为其一,右玉为大同县属地。 应、朔为八州中之二,应州属县有金城、山阴;朔州属县有鄯阳、马邑。

       明代,大同府辖大同、怀仁2县和浑源、应(省金城县,只领山阴)、朔(省鄯阳县,只领马邑)、蔚(只领广灵、灵丘)四州。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冀北道移驻朔州,设总督衙门一员,置分守兵备道一员,并于朔州城内建造总督制府、兵备道署。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冀北道移驻阳和(阳高县)。

       清初,朔州地完全属山西省大同府。雍正三年(1725年)增设朔平府,并废除明代卫所,改右玉林卫为右玉县,平鲁卫(清初改平虏卫为平鲁卫)为平鲁县,朔州卫为朔州。朔平府治所右玉县,辖四县一州一厅: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朔州、马邑县、宁远厅(光绪十年宁远厅改隶归绥道)。嘉庆元年(1796年)撤马邑县为乡并入朔州。怀仁县、山阴县、应州仍属大同府。康熙十年(1671年)置“分守雁平道(监察区),驻代州,管辖大(大同)、宁(宁武)、朔(朔 平)三府,忻、代、保(保德)三州”,清末道废。

       民国元年(1912年)5月,中华民国建立,改用阳历,全国废府、州、厅为省、县两级制,朔州各县直属山西省。是年,山西省决定马邑复置为县,民国三年(1914年)3月,省县两级制改为省、道、县三级制,朔州各县均属山西省雁门道(治大同)。是年,山西省又决定将马邑县复并入朔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撤销道一级政区,朔州各县又直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9月14日又侵占怀仁。9月28日,日军从岱岳和井坪两路进犯朔县城,朔县守城军民奋起抵抗,终因力量悬殊,县城沦陷,县长郭同仁守土捐躯。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朔州地区有三种不同的辖属关系。

       日伪行政区划: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军在大同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归张家口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管辖,下统雁北13县,山阴县治所迁到岱岳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改为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后,伪“晋北自治政府”改为伪“晋北政厅”。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晋北政厅”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

       国民党行政区划: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朔州为山西省第一行政区和第二行政区。第一行政区治所五台,属县十七,在朔州地区有应县、山阴、怀仁三县。第二行政区治所岢岚,属县十三,在朔州地区有朔县、平鲁、右玉三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形势逼迫中共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12月25日,中共晋绥边地委在右、山、怀县吴辛寨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28日夜晚统一行动。是夜,一举摧毁了各县的阎锡山县政府和地方武装。事后,中央从抗日大局出发,决定晋西南的新军撤到晋西北。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初,八路军和晋西南区党委也撤到晋西北。经双方商谈,以汾(阳)离(石)公路为界划定双方的“吃粮区”,路南为晋绥军的驻防区,路北为八路军和新军的驻防区。从此,阎锡山的军队和政府人员全部撤离晋西北。

       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权的行政区划:以北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以东属晋察冀地区,称东雁北,铁路 以西属晋绥地区,称西雁北。 东雁北:1937年底属晋东北十八县政治主任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改为晋东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成立第二专员公署,归晋察冀北岳区管辖。其所辖范围,在朔州地区有应县、山阴东 部和一部分怀仁地区。 西雁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属晋西北根据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改为晋西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归晋绥边区管辖。其所辖范围,在朔州地区 有朔县、平鲁、怀仁、右玉等县。

       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各相邻县敌人不常到的村庄划片立县,成立联合抗日政府。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的右、山、怀(右玉、山阴、怀仁)县,以及与山阴有关联的应山、代山、山朔、山怀应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的左右凉(左云、右玉、凉城)县以及与右玉关联的右南(朔县、山阴、右玉)右平(右玉、平鲁)县。还有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成立的大怀左(大同、怀仁、左云)县,平清(平鲁、清水河)县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雁北13县仍划归山西,山西全省106县市被阎锡山军队抢占79个,朔县、应县、怀仁、岱岳镇(山阴县政府所在地)等四座县城被阎军抢占,右玉县一度被傅作义军队占领。国民党政权在雁北设置山西省政府大同行政公署,管辖第八、十、十一专署,东雁北属第十专署,西雁北属第十一专署。

       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到次年8月,共产党政权方面:同蒲铁路以东先后属冀晋五地委和一地委领导,同蒲铁路以西属晋绥边区五地委领导。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晋绥、晋察冀两军区主力部队,在地方军和民兵的配合下,发动了晋北战役。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战斗中,陆续解放了朔县(6月17日解放)、宁武、山阴(6月24日解放)、怀仁(8月2日首次解放)、五台等9县城及忻州、大同的大部分村镇,控制了黄寨以北至大同附近600余里的铁路交通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阎军被困在大同、应县、忻州等几个孤立的 据点中。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3日,晋察冀和晋绥野战军合力解放了右玉县。5月25日,解放军攻占应县。5月26日,解放军解放了怀仁县。至此,朔州地区全部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原晋绥边区西雁北地委、专署一级机构宣布撤销,机关干部调新区工作,并组成山阴中心县,作为东西雁北合并前的过渡机构,管辖山阴、平鲁、朔县、左云、右玉、怀仁、大同各县。9月6日,东西雁北正式合并,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属县有广灵、灵丘、浑源、应县、山阴、大同(县)、怀仁、阳高、朔县、平鲁、右玉、左云。繁峙划归忻县地区。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区重归山西省,天镇县划归雁北专署。1954年7月,大同县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11月3日,雁北专区与忻县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原雁北专区各县合并为六个县:阳高(含天镇)、浑源、灵丘(含广灵)、左云(含右玉)、山阴(含应县)、朔县(含平鲁)。1962年又恢复雁北专区及原来各县,朔州各区县均属雁北专区。1967年3月16日,成立雁北区革命委员会,7月1日,改称雁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10月29日,右玉县政府移驻梁家油坊,1978年雁北革命委员会改称为雁北行政公署。

       1988年3月24日,撤销朔县、平鲁县,设立朔州市(地级)和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将雁北地区的山阴县划归朔州市管辖。市政府驻朔城区。1989年1月1日,朔州市正式建立。1993年6月25日,雁北地区撤销,地市合并,原雁北地区的怀仁、应县、右玉3县划归朔州市。

【注释】
       ①据《十三州志》载:“马邑,昔秦人筑城于武州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其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蹄迹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为马邑,其故城今朔州也。”

       ②《读史方舆纪要》大同府朔州:“神武城,在州东南,后魏置神武郡于桑干水上,领尖山、树颓二县,后齐改郡曰太平。”

       ③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年置太平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治所在在今山西省大同市。隋开皇二年(582年),为避隋文帝父亲杨忠名讳,云中县改为云内县。

       ④唐初置大同军,后易名大武军、神武军、平狄军,后又改为大同军。故治在今朔城区马邑村。乾符三年(876年),徙大同军治云中,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废大同军

       ⑤《元和郡县志》称:“开元五年分鄯阳县于州东三十里大同军城内置马邑县。”这是唐马邑的兴建,从此,马邑和朔州便不是同一地点了。以后提到的马邑县多指唐马邑。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