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朝末年,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而得名,设置应州。也意指“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民国元年(1912年)5月,全国废府、州、厅为省、县两级制,改应州为应县。
【沿革】
战国时归赵,秦归雁门郡。西汉,在今应县境内置剧阳、繁峙县,新莽改剧阳为鄯阳,改繁峙为当要。东汉恢复为剧阳、繁峙。东汉末年县废。西晋永嘉后繁峙迁入关内,其地入代。北魏复置繁峙郡(东古城),县西境为桑干郡地。北齐属繁峙郡。
隋为马邑郡神武县地。唐为朔州马邑县地。唐朝末年,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而得名,设置应州。乾符元年(874年),李国昌为大同节度使时,因应州故城废坏,始移筑县城于应县天王村南,命为金凤城,设金城县治,即今应县城。其时之应州,辖金城、浑源、河阴三县。
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在应州置彰国军节度使。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造反,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应州遂属契丹。
辽时,应州属西京道。仍置彰国军节度使,领金城、浑源、河阴(即山阴)三县。金代,应州属西京路,仍置彰国军节度使,治金城,属县有金城、山阴(原河阴县改)、浑源三县。元时,应州属大同路,领金城、山阴二县。明时,金城县并入应州,只领山阴一县。清代,应州属大同府。雍正八年(1730年)山阴直属大同府后,应州不再领县。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全国废府、州、厅为省、县两级制,改应州为应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为雁门道,应县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废除道制,应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应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20日,当地乡绅及留日学生组织了维持会,将日军迎入应县县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日伪山西公署成立,并将雁北应县等13县划归日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晋北政厅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1日起,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应县属“大同省”,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3日,日军参事官植村嘉太郎率部撤回大同。县城为国民党地方武装乔日成占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将应县划入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山西省政府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应县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右玉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5日,应县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6日,东、西雁北正式合并,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应县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区重归山西省,应县随属。1958年11月3日,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11月21日,应县废入山阴县。1960年1月7日,应县、山阴县分置。1961年6月2日,撤销晋北专,恢复忻县专区和雁北专区,应县复属雁北专区。1967年3月16日,成立雁北区革命委员会,7月1日,改称雁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为雁北行政公署,期间应县一直随属。1993年6月25日,撤销雁北地区,右玉县划属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