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1955年9月8日,第四区更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横跨胶济、津浦两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沿革】
本辖区域,西周时期属谭国。周庄五十三年(前684年)属齐国泺邑。战国时期改称历下邑。秦统一中国后,属济北郡历下邑。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属新设置的历城县。
三国时,历城县属魏国青州安平郡,后属济南国。西晋时,属青州济南郡。十六国后燕时,属齐州济南郡。刘宋时,属青州济南郡。北魏高齐时,属齐州济南郡。隋属齐州、齐郡。
唐代先后属齐州河南道临淄郡、济南郡。五代后梁时,历城县曾一度改称历山县。至后唐复称历城县,属济南道齐州。北宋时,属京东东路齐州,后升为济南府。元代,属中书省直辖的济南路总管府。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置属山东省济南府,驻济南。清朝沿袭未变。本辖区自东至西为历城县鹊华一里到鹊华八里和仙台一里,辖88个村庄,98条街巷。
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1月,山东省废府改道,历城县属山东省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称济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山东省废除道制,历城县隶属山东省。自西汉时期至1929年济南设市前,今天桥区境均属历城县辖领。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1日成立济南市,今辖区由历城县析出划归济南市,历城县仍属山东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济南市划分为10个区,本区境域属第四、五、六、八、九、十区分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27日,日军侵占济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马良任伪省长,省以下设道、县、区、乡。5月,伪山东省公署按伪北京临时政府令,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和济南、烟台两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将全省由四道改为10道,济南道驻济南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政权相继建立。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成立济南市抗日民主政府。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接管济南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济南市划入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济南。济南市设防11个区,本区域属第八、十一、四、五区分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解放军转入反攻,9月24日,济南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并于4月15日进驻济南市。
1950年月12月,济南市划分为6个市区、5个郊区、2个直属乡(镇)。本区分属第三区、第四区、郊一区、郊二区、郊三区、郊四区和泺口镇辖领。1955年9月8日,第四区更名为天桥区,隶属于济南市。1956年泺源区撤销,部分地区划归天桥区。1957年12月25日,济南市郊区并入历城县,历城县划归济南市,今天桥辖区分属天桥区、历城县和齐河县等。
1960年6月18日,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划归天桥区辖领,翌年7月,北园人民公社复归历城县领导。1980年4月,济南市复设郊区。北园人民公社归郊区领辖。1985年9月,建立北园镇。1987年5月,郊区撤销,北园镇划归天桥区。天桥区境域始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