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文章内容

南京市栖霞区


[日期:2015-01-18]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3967次

【由来】
       1953年成立南京市第九区,1955年建栖霞区,1958年划归南京市郊区,1963年划为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3个郊区,1965年3个郊区合并为栖霞区。以栖霞山得名。“栖霞”取自“饵霞栖云”一语,本指修仙成道,后被隐喻超尘脱俗。

【沿革】
       春秋战国时,栖霞地区先属吴,继属越,后属楚。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置江乘(后讹为嵊)县,为栖霞区域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治所设在江乘村(今摄山镇西湖村),隶属会稽郡。今栖霞区地域皆在古江乘县境内。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平西楚霸王项羽,“以项羽所分楚地王韩信”,江乘县属之。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杀韩信,立刘贾为荆王,自会稽郡析置鄣郡,江乘县归属鄣郡,隶于荆。汉元朔元年(前128年),割江乘县东境分设句容、胡孰(后汉时期改为湖熟)两县,今区境东部归句容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江乘县改属丹阳郡。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丹阳郡为宣亭郡,江乘县改为相武县,属宣亭郡。至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23年),始恢复丹阳郡、江乘县旧称。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吴废江乘县改设典农都尉。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江乘县,至南北朝时仍沿袭县的建制。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年),始在江乘县金陵乡置琅琊侨郡和怀德侨县。咸和六年(331年),在江乘县境内先后置东海、兰陵、东平等侨郡;咸康元年(335年),析江乘县西境侨立临沂县,隶属琅琊侨郡。咸康六年(340年),割江乘县西界侨立即丘、阳都等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临沂等侨县及江乘县,均并入江宁县。唐上元二年(761年),江宁县更为上元县。五代十国时期,于杨吴天十四年(917年),析上元置江宁、上元两县,今栖霞区域分属上元、句容两县,至宋、元、明、清,区境大体属上元县石步镇(后称石埠)和钟山、慈仁、开宁、北城、清风、宣义、长宁诸乡及句容县琅琊乡。

       民国元年(1912年),废上元、江宁两县,改设南京府,次年,废南京府重置江宁、句容两县,今区境大部遂为江宁县域,东隅为句容县域。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1日,成立南京市政府,今区境内燕子矶、迈皋桥、尧化等镇与八卦洲乡属南京市,其他地域仍属江宁、句容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江宁县燕子矶和孝陵卫地区划归南京市,10月,设南京市燕子矶(第九区)和孝陵(第十区)两个乡区,治所分别在燕子矶镇和孝陵卫镇苜蓿园。中山陵园则隶属国民党中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区内其他地域仍属江宁、句容两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16日,日伪国民政府改第九区、第十区为燕子矶区和孝陵卫区,辖地不变。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伪国民政府改燕子矶区为南京特别市乡区自治实验区,仍辖原1镇8乡,分为89保、765甲。孝陵卫区辖孝陵、牌楼、马群、仙鹤4镇及太平乡,分为53保、468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政府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还都南京,废除汪伪区划,仍以燕子矶区为第九区;以孝陵卫区为第十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江宁县之汤水(今汤山)、麒麟、古泉、东流4乡镇划归南京市,成立第十三区,为乡区。麒麟地区属今栖霞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燕子矶区析出八卦洲,单设南京市第十四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仍沿用原第九、第十、第十三区、第十四区建制。6月2日,撤销第十四区,仍归第九区。1950年6月15日,重新划片设区,第九区改称第八区,第十区改称中山陵园区。第八区以旧九区为基础,划出宝塔桥地带,增加旧六区一部分即中央门外地带。1953年7月7日,由从江宁县划归南京市的尧辰、石埠、衡阳、仙女、新合、栖霞6个乡镇,摄山乡二村至六村5个村,三阳乡便民村及句容县所辖的龙潭镇,新建南京市第九区。与此同时,第八区八卦洲七里、上坝、中桥、下坝、巽离5个乡划归六合县。1953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调整南京市与邻近三县地界,将句容县的龙潭镇和江宁县的尧辰、石埠、衡阳、仙女、新合、栖霞6个乡镇及摄山乡、三阳乡部份划入南京市,新建第九区,区人民政府驻栖霞镇。同年7月18日,南京市第八区的八卦洲划归六合县。

       1955年8月初,第八区改称燕子矶区,第九区改称栖霞区。1956年2月,江宁县的牌楼、沧波两乡划归中山陵园区;江宁县龙泉乡、三阳乡、句容县东阳乡划归栖霞区;六合县八卦洲5个乡划归燕子矶区。1958年11月,撤销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建制,成立南京市郊委。1960年9月,南京市郊委撤销,原辖地域分属鼓楼、玄武、下关等区。1959年12月,尧化公社撤销,尧化大队并入十月公社,兴武、笆斗、柳塘、万寿、下庙、兴卫等大队并入燕子矶公社。

       1960年9月,南京市郊委撤销,十月、龙潭、紫金山3公社及龙潭、栖霞、孝陵卫三个镇划入玄武区,燕子矶公社划入鼓楼区,八卦洲公社划入下关区。1963年4月,南京市郊办撤销,燕子矶区、陵园区(7月复称中山陵园区)和栖霞区三区建制恢复,治所未变。1965年5月28日,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合并,成立栖霞区,治所在栖霞镇(1968年迁至板仓镇,1971年5月迁至尧化门)。

       1967年4月19日,成立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栖霞区分会。1968年3月9日,区军管会撤销,成立栖霞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区革委会)。1970年1月22日,南京市革委会决定将栖霞区所辖马群、紫金山、玄武湖三公社和孝陵卫镇划出,加上中山陵园管理处,成立南京市钟山区,治所在灵谷寺(1973年4月,迁至孝陵卫镇)。1975年4月30日,钟山区建制撤销,除中山陵园管理处划归市城建局领导外,其地域社镇划归栖霞区。1980年10月11日,恢复栖霞区人民政府建制。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